“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摘自诸葛亮的《出师表》,这句话里的“妄自菲薄”意思是( 三 )


皇宫的侍臣和丞相府的宫吏都是一个整体 , 对他们的提升、处分、表扬、批评 , 不应该因人而有什么差别 。如果有营私舞弊、违犯法律和尽忠行害的人 , 陛下应交给主管的官吏 , 由他们评定应得的处罚或奖赏 , 用来表明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方针 。不应偏袒徇私 , 使得宫内和宫外有不同的法则 。侍中郭攸之、费祎、侍郎董允等人 , 他们都是忠良诚实的人 , 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 , 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留给陛下 。我认为宫中的事情 , 无论大小 , 陛下都应征询他们 , 然后再去实施 , 这样一定能补求欠缺疏漏的地方 , 获得更好的效果 。将军向宠 , 性格和善 , 品德公正 , 精通军事 , 从前经过试用 , 先帝称赞他有才能 , 因此大家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 。我认为军营中的事务 , 都应与他商量 , 这样一定能使军队团结协作 , 将士才干高的差的、队伍强的 , 都能够得到合理的安排 。亲近贤臣 , 疏远小人 , 这是前汉兴隆昌盛的原因;亲近小人 , 疏远贤臣 , 这是后汉所以倾覆衰败的原因 。先帝在世时 , 每次与我谈论这些事 , 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感到叹息、惋惜痛心的 。侍中郭攸之、费祎 , 尚书陈震 , 长史张裔 , 参军蒋琬 , 这些都是忠贞贤良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 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 , 那么汉室的兴隆就指日可待了 。
我本来是一介平民 , 在南阳亲自种田 , 只求能在乱世中暂且保全性命 , 不奢求在诸侯面前有什么名气 。先帝不因我身世卑微、见识短浅 , 反而降低自己的身份 , 三次到草庐里来访问我 , 向我征询对当今天下大事的意见 , 我因此十分感激 , 于是答应先帝愿为他奔走效劳 。后来遇到失败 , 我在战败的时候接到委任 , 在危难的时候奉命出使东吴 , 从那时到现在已经二十一年了 。先帝(刘备)知道我谨慎 , 因此在临终前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诸葛亮) 。自从接受任命以来 , 我日夜忧虑叹息 , 担心不能将先帝的托付的事情办好 , 有损先帝的圣明 。所以我在五月渡过泸水 , 深入到荒凉的地方 。现在南方已经平定 , 兵器已经准备充足 , 应当鼓舞并率领三军 , 向北方平定中原 。希望全部贡献出自己平庸的才能 , 铲除奸邪凶恶的曹魏 , 复兴汉室 , 回到原来的都城洛阳 。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于陛下的职责的本分 。至于对政事的斟酌兴废 , 进献忠诚的建议 , 那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 。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摘自诸葛亮的《出师表》,这句话里的“妄自菲薄”意思是】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复兴汉室的任务交给我 , 如果没有完成 , 就请治我重罪 , 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 。如果没有劝勉陛下宣扬圣德的忠言 , 就责备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 , 来揭露他们的过失;陛下自己也应该认真考虑国家大事 , 征询治理国国的好办法 , 听取正确的意见 , 深切追念先帝的遗训 。如果能够这样 , 我就受恩感激不尽了 。现在我就要辞别陛下远行了 , 面对奏表热泪纵横 , 不知说了些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