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李叔同为什么出家?弘一法师出家真相】李叔同为什么出家
对历史上的高僧,人们关注的是他们的佛学修为,但对弘一法师,人们更关注他出家的动因 。破产说、遁世说、幻灭说、政界失意说,不一而足 。而事实上,这些解释看到的只是表面的因素,背后的深层因素,还在他儿时接受的儒家思想 。
弘一法师:出家的儒者
郁达夫说,杭州的特产有两样,一是夏天的蚊子,一是庙里的和尚 。据郁达夫在西湖边上的观察,每隔五分钟,就可以看到“缫衣秃顶的佛门子弟,漫然阔步在许多摩登士女的中间” 。
蚊子多容易理解,而寺庙究竟有多少呢?有人夸张地估计,民国时期,杭州的寺庙多达两千多所,而西湖更是寺院的丛林 。
据说,南宋之前的西湖荒凉,人稀,却是和尚的福地 。然后,香客来了,文人也开始与和尚交游 。再然后,西湖就成了游人如织的景点 。
尽管庙宇已经荡然无存,但说到虎跑寺,人们还会隐隐约约知道这是座名刹 。事实上,它是西湖边上的大寺之一,高僧辈出,但能为普通人熟记的高僧却只有两位:圆寂在此的济公,还有在此剃度的弘一法师 。
佛事鼎盛的杭州,有幸接纳了弘一的剃度,但这一剃度,却引发了千古争议,弘一为什么弃荣华、妻子如弊履,盛年出家?对此,人们提出了破产说、遁世说、幻灭说、政界失意说,还有弘一学生丰子恺的“三层楼”说,不一而足 。
其实,诸如破产、遁世、幻灭等原因,只能算是浮在表层的影响因素而异,而深层的原因,还在于他的儒者身份 。
“男儿若论收场好,不是将军也断头 。”年轻的李叔同意气风发,也希望投身革命,先是追随康梁,而当辛亥革命胜利的时候,也欢欣鼓舞:“双手裂开鼷鼠胆,寸金铸出民权脑 。算此生,不负是男儿,头颅好 。”
1911年,他家的产业遭受了两次致命的打击,原因是辛亥革命引起的票号倒闭,这使得李家的百万资产荡然无存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叔同对辛亥革命还是没有丝毫怨怼,只是发泄着河山光复的喜悦 。
破产说和挫折说都认为,李叔同在家族企业的危机后生活困顿,同时因为缺少抗打击的能力而遁入空门 。但事实上,他的财务状况并没有到如此不济的地步 。
1917年,赴日学习音乐的刘质平经济拮据,向李叔同求援 。此时的李叔同基本上靠薪金度日,因此,他从工资的一百零五元薪水中抽出二十元,寄往日本,资助过程直到刘质平学成归国 。可见,工资度日已经绰绰有余,生活并不拮据 。而从刘质平的角度看,如果不是知道老师有钱,他也是不会开口求援的 。
事实上,李叔同的出家,还在于他的儒者身份,他有建功立业的念头,现实却丑恶卑劣,因此,又激发了他文化血液中的归隐思想 。
辛亥革命结束后,军阀之间还在混战,南北之间更是吵得不亦乐乎,而许多士人谄媚逢迎 。民国初年的气氛并没有想象中的美好,民主被空置,民生仍然凋敝,列强依然环伺……
儒家文化有“用行舍藏”的原则,李叔同在革命后期的幻灭中,就是遵从了这样的古训,所谓的“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 。现实的政治和社会生活是丑陋的,读书人看不破,但他们又是坚定的理性主义者,所以,士人可以在革命潮流中放声呐喊,一旦转到丑陋的政治运作,他们就会手足无措,产生“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感慨时 。这个时候,归隐,就是一条不错的选择 。
在中国传统士人的视野里,隐,就意味着依佛傍老 。而李叔同首先选择的,还是道家的归隐途径 。所以,李叔同这位归国后常研读宋明性理之学的循循儒者,“后来忽然信了道教,案上常披着道教的经书 。自己关起房来研究道学 。”
- 水牙线是什么 水牙线
- 一群哈士奇被养大
- 金毛和荷兰猪一起养
- 适合养哈士奇吗我在饭店工作
- 奶粉价格贵就一定是好的吗 奶粉品牌怎么选择比较好
- 养一只30天左右的哈士奇
- 哈士奇养不养
- 家里的拉布拉多养小狗
- 金毛关厕所养
- 黄土高原有一种居民形式是 黄土高原特有的一种居民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