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一位姓刘乳母,也常常教李叔同背诵《名贤集》中的格言诗,如“高头白马万两金,不是亲来强求亲 。一朝马死黄金尽,亲者如同陌路人” 。荣华尽头是悲哀的意思,也就从这个时候开始了,所以,13岁的李叔同就能写出“人生犹似西山月,富贵终如草上霜”的诗句,佛意十足 。用佛学的眼光看,他已经具备通达佛门的“根器”和法缘了 。
和他相对照的是,鲁迅的童年也有类似的经历,他曾经拜过一个和尚为师,并取法名为“长庚” 。不过,他接触到的是佛经中的因果报应,那些“带复仇性的,比别的一切鬼魂更美、更强的鬼魂”,所以还当过骑马招魂的“义勇鬼” 。而老祖母和长妈妈给他讲的故事中,也多太平军等排满的故事 。
此外,母亲以及他的日籍妻子也是心头之痛 。李叔同奉母至孝,却对母亲有强烈的负罪感 。母亲24岁守寡,44岁早逝,用屈辱、痛苦的小妾生活换来了他的快乐童年 。李叔同由此对一夫多妻没有好感,他的原配夫人是芥园大街俞家茶庄的小姐,结婚的时候,他18岁,整个婚姻由母亲包办 。而在日本期间,他又娶了个日籍女人,这个妻子,他甚至没有留下名字,好事者附会的名字有千叶子、福基、薰子等等 。
因此,他难以面对九泉之下的母亲,也同样难以面对异国他乡的弱女子 。道德感强烈的李叔同,默默忍受着自责带来的痛苦,最终,他出家为僧,一了百了,“岂为阿女恋尘世,真爱合当断情痴”,正是古代士人们的惯常法门 。
所以,遁世说和幻灭说的某些方面是合理的 。不过,他的遁世,是为了化解自身内心的道德煎熬,他的幻灭,是对王后将相方面事功的幻灭 。但他没有逃避自己的责任,也没有对一切说空 。他依旧关注自己的儿子的成长,也终身不敢忘记母亲的养育,而当国难当头的时候,佛门高僧发狮子吼,誓以佛门残躯“殉教”救国 。
不过,尽管他从儒家的教条出发出了家,当身处佛门的时候,他还是成了真正的佛教徒 。谭嗣同说:“佛教精微者极精微,诞谬者极诞谬 。”上至慈禧太后、恭亲王,下至深山贫妇、市井贩夫,用佛教来超度亡灵,祈福避祸、生子发财时,大智大慧如弘一法师,看到就是佛学的精深义理 。正如章太炎一句话“佛教的理论,使上智人不能不信;佛教的戒律,使下愚人不能不信 。”
除了佛教精深的义理,弘一法师对戒律也很有兴趣,他选择的是戒律最严的律宗 。之所以这样,或许是他内心的结依旧不能完全释然 。母亲,异国妻子,还有家国之事,都难让人心安 。
他的守戒,让人瞠目 。以不杀生为例,他对生命的重视达到了精微的程度 。据丰子恺回忆,请弘一法师到自己家小坐的时候 。法师每次在藤椅上坐下时,都要把椅子摇一摇 。屡次三番,丰子恺忍不住问,大师会答:“椅子藤条间,或有小虫伏着,突然坐下,要把它们压死 。先摇一摇,以便走避 。”
修行期间,穿粗布衣衫,一日两餐,不吃菜心、冬笋、香菇,因为这些菜蔬价格比其他的贵 。夏丏尊曾赠送一个进口白金水晶眼镜,他转送泉州开元寺,变卖折大洋五百购买米粮,供僧人斋饭 。
纵观弘一法师的出家,首先是在儒学的指引下,开始寻求隐逸的生活,而后,佛教拓展了儒学资源中的隐逸方式,让他过着一种完全苦头陀的修行生活,苦其心志,而修其精神 。幻灭,挫折,失意,都是幻像 。
李叔同出家拒见妻子 妻子跪求相见无果
三十七岁时,李叔同与佛结缘,思索良久,最终决定出家 。他将自己多年来视若珍宝的书籍、字画、折扇、金表都赠送给了友人,就连衣服也一件不留 。同事、朋友纷纷相劝,他都丝毫不为所动,携带了几件布衣和日常用品就头也不回地去了杭州虎跑寺 。
- 水牙线是什么 水牙线
- 一群哈士奇被养大
- 金毛和荷兰猪一起养
- 适合养哈士奇吗我在饭店工作
- 奶粉价格贵就一定是好的吗 奶粉品牌怎么选择比较好
- 养一只30天左右的哈士奇
- 哈士奇养不养
- 家里的拉布拉多养小狗
- 金毛关厕所养
- 黄土高原有一种居民形式是 黄土高原特有的一种居民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