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稷|漫谈中国文化里的虎( 二 )


头几年 , 勤自励家里光景还算殷实 , 父母早早为他媒聘林家女儿潮音 , 只等二人长大成亲 。 勤自励生性豪爽 , 喜欢使枪弄棒 。 这一迷醉武艺 , 就懒得耕田 , 年年收成减少 。 偏偏他还爱呼朋唤友 , 酒肉招待 , 坐吃山空 , 家道日渐衰落 。 恰逢安南作乱 , 朝廷募军 , 他便报名随军出征 。
光阴似箭 , 不觉三年过去 , 勤自励一去杳无音信 。 潮音待嫁闺中 , 每日寂寥伤情 。 伤情的潮音还能忍耐 , 父亲林公却急不可忍 。 从军打战 , 生死难料 , 万一有个好歹 , 岂不耽误了女儿的春光年华 。 说与内人林婆 , 两人合计要与勤家退婚 。 勤家自不愿退 , 推说再等三年 。 林家虽不愿意 , 也不好撕破脸皮 。 三年过去 , 自励还没回来 , 林家父母设个圈套 , 说是自励已经战死 , 要给女儿另择佳婿 。 潮音却死心塌地不再嫁人 。 母亲百般劝导 , 潮音推说再等三年 。 父母无奈只好再熬三年 , 时日快到便瞒着女儿另找下婆家 。 到了喜日 , 害怕女儿变卦 , 骗说潮音去走亲戚 , 上轿抬起即走 。
花轿走到中途 , 忽然狂风骤起 , 大雨如注 , 只得落轿等候 。 此时一只黄斑老虎从半空里跳下 , 吓得众人四散逃走 , 新娘却被老虎衔去没了踪影 。
恰在此日 , 从军九年的勤自励居然回到家中 。 拜过二老 , 得知悔婚怒气冲冲去林家说理 。 路上听见有人呻吟 , 近前看时地上坐着个女子 。 自励扶起她 , 问及情由 , 哪料这女子正是他的妻子林潮音 。 二人喜出望外 , 正要回家 , 一只黄斑大虎出现在眼前 。 仔细看时 , 正是自励救出的那只 。 这老虎居然大义报恩 , 自励大声感谢 。 那老虎闻知 , 长啸一声算是应答 , 蹦蹦跳跳 , 高兴而去 。
你道这在何处?恰巧就是大树坡 。 大树坡、大老虎 , 自励两次经过 , 两次遇到 。 一次是他救下老虎 , 一次是老虎给他拦截下媳妇 。 尽管冯梦龙写得活灵活现 , 我并不信以为真 。 老虎不会有报答救命恩情的大义之举 , 而是冯梦龙将人间大义维系在了老虎身上 。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 不仅用《三字经》《弟子规》教育人 , 升华人 , 而且将老虎人格化了 , 让它承载了大义 , 感染人 , 化育人 。 这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
蒲松龄笔下的孝虎
明代的冯梦龙让老虎承载了道义 , 清代的蒲松龄也不甘人后 , 《聊斋志异》里蹦出来一只“赵城虎” 。
赵城虎不出来则罢 , 一出来就犯下了大罪 。 它吃了人 , 吃掉的还是一个寡身老太婆的独生子 。 儿子死了 , 谁来供养老太婆 。 老太婆痛不欲生 , 哭闹到县宰那里状告恶虎 。 捕捉猛虎是件危险事 , 弄不好会搭上自家的性命 , 县宰担心无人领命 , 没想到小隶李能竟敢领命 。 其实李能这日是喝高了 , 酒一醒后悔不迭 。 可惜天下没有卖后悔药的 , 只得硬着头皮捕虎 。 可忙碌数日 , 连个老虎的影子都没看见 , 垂头丧气去见县宰 , 没有交差 , 还挨了一顿板子 。 李能可怜兮兮跑到庙里哭诉 。 诉毕 , 抹掉泪水抬头 , 吓得差点掉了魂 , 门口竟蹲着一只老虎 。 幸在老虎不吃李能乖乖待着 , 由他绑缚带到县衙 。
县宰问老虎:“你吃了老人家的儿子?”老虎居然点头承认 。 县宰要老虎给老太太当儿子养老 , 这厮居然又点点头 。 要老虎给老人家当儿行孝 , 岂非笑话!不是笑话 , 次日老太太开门 , 门前有一只死鹿 。 肯定是老虎送来的 , 真是言而有信 。 老人家卖了鹿皮鹿肉 , 买来柴米油盐度日 。 次日又次日 , 天天老人家都能收到老虎孝敬的物品 。 她老人家衣食丰裕 , 安享晚年 , 还有所积蓄 。 如此数年 , 老人家走到了生命的终点 。 左邻右舍帮助安葬了老人家 , 平日的积蓄足够所需费用 。 邻居们如何知道老太太去世?是老虎跑进房中 , 吼叫报丧 。 坟茔垒好 , 众人正要散去 , 只见老虎跑到坟前 , 大声吼叫 , 声如雷鸣 , 胜似痛哭 。 哭过 , 怏怏离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