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名相诸葛亮为何违背刘备遗嘱重用马谡?】说起三国故事 , 最纠结最悲情的恐怕是“挥泪斩马谡”这一出 。马谡不可重用 , 刘备早就看出来了 , 诸葛亮眼光不在刘备之下 , 为什么还是违背了蜀汉公司前任老总的遗嘱 , 将马谡推上了业务第一线 , 委以最重要的大任呢?
如果简单地归咎于诸葛亮用人不明 , 无论是从史学研究 , 还是从人力资源研究来说 , 都不免简单粗暴 。一个经理人用人 , 不光是受自己眼光的局限 , 同时也会受到客观环境、竞争对手对比等诸多因素的局限 , 有时候一些措施也是迫不得已而为之 。
我们且从街亭之战前后的客观形势 , 以及蜀汉的人力资源配置来看这起事件吧 。
读《三国演义》第九十六回就知道 , 诸葛亮在杀马谡的前后 , 其心情极其纠结 , 具体情况不用再描述 , 看原著:
须臾 , 武士献马谡首级于阶下 。孔明大哭不已 , 蒋琬问曰:“今幼常得罪 , 既正军法 , 丞相何故哭耶?”孔明曰:“吾非为马谡而哭 。吾想先帝在白帝城临危之时 , 曾嘱吾曰:"马谡言过其实 , 不可大用 。"今果应此言 。乃深恨己之不明 , 追思先帝之言 , 因此痛哭耳 。”
刘备生前对于诸葛亮的嘱咐不是小说家之言 , 确实是史有记载的 , 在《三国志》中 , 刘备的原话就是“马谡言过其实 , 不可大用 , 君其察之” 。
既然诸葛亮已经得到预警 , 马谡不能重用 , 为什么最终还是违背了前任老总的生前嘱托 , 将马谡安置在最重要的战场上呢?
俗话说 , 形势赶不上变化 。创业的环境和人才的任用 , 永远都不是静态的 , 刘备死前的嘱托 , 可谓此一时 , 到诸葛亮北伐 , 又所谓彼一时 。哪些人力资源该用 , 该怎么用 , 用在什么地方 , 用在什么时候 , 都随时在变化 。
刘备去世的时候 , 是公元223年 , 当时正好是在大败给孙权退守白帝城之后 , 蜀汉遭受重挫 , 但人力资源尚算充沛 , 或者说还没有凋零到很难看的地步 , 哪怕在败兵之际 , 居然还有向宠这样的能人 , 手下士兵没有一个损失的 , 刘备称之为“能” 。这个时候 , 在刘备心中人力资源分布图的第一线位置上 , 还没有马谡 , 当然 , 他也不是完全否定马谡 , 只是觉得“不可大用” , 言下之意就是马谡此类人最多只能放在后备库存里 , 不让他闲着 , 也不让他接力 。
然而 , 形势永远在变化 。等到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 , 距刘备去世已经五年 , 那是公元228年 , 蜀汉公司的人才经历了又一波凋零 。况且这些人才大多不是本地产的 , 大部分来自冀州、荆州和山东 , 没了就是没了 , 根本没法补充 , 巴蜀之地的人口基数又少 。就在这种情况下 , 在诸葛亮的心中 , 马谡的位置 , 从刘备框定的后备人才向前推移到了第一线人才的位置 。不是诸葛亮不把前老板的话放心上 , 而是手头能用的人力资源在减少 , 用着用着 , 自然就轮到马谡了 。
- 解密:汉武帝开疆拓土的缘由竟只是种特色小吃?
- 解密:蜀汉大将魏延是否真的参与了叛乱活动?
- 解密:中国开国皇帝的发小为什么大多活该被杀?
- 曹魏和东吴都能多次恩赦 诸葛亮为什么却很少做这种事情
- 诸葛亮是想做权臣吗 诸葛亮为何迟迟不把权力交给刘禅
- 诸葛亮一生都有哪些发明呢?
- 三国奇闻:诸葛亮为什么总是随身带着扇子?
- 解密:魏武帝曹操选择杀死秘书杨修的真实原因
- 二战孩子兵:解密德国那些"婴儿师"的惨烈覆灭
- 解密:芈月诱杀义渠王的作案现场刚刚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