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名相诸葛亮为何违背刘备遗嘱重用马谡?( 二 )


而且 , 诸葛亮将马谡置放在街亭这样的战略要地 , 也不完全是在冒险 。诸葛亮对街亭前线的布置已经极其周密 , 指挥官只需按部就班地操作 , 应该问题不大 。可以说 , 这项业务虽然重要 , 但悬念不是很大 , 总部的图纸都已经画好 , 按原计划进行即可 。而且 , 马谡擅长军事理论 , 放在这个位置上 , 不算唐突 , 至少他会看图纸 , 懂业务吧 。
诸葛亮的失算之处不在于未料到马谡无能 , 而是未料到马谡逞能 。马谡不是那种公司总部叫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的乖乖仔 , 喜欢体现个人的智慧 , 《三国演义》对于他违背军令的情状颇多夸张描写 , 但基本事实还是符合史实的 , “谡违亮节度 , 举动失宜” , 本来不用你动脑筋 , 偏偏你要动脑筋 , 结果坏事 。
在人才捉襟见肘之际 , 不得不把后备力量马谡拿出来 , 放的位置也不算太冒险 , 诸葛亮用人的心思 , 还算稳妥
当然 , 也不是完全无人可用 , 例如还有赵云、魏延等能人 。不过 , 当时这些大腕也都有其他重要业务 , 魏延守汉中 , 赵云在斜谷道布置疑兵 , 佯攻敌军 , 拖住曹真 。这些业务的不确定性更大 。
《三国志》记载刘备生前嘱托诸葛亮不要大用马谡 , 当时诸葛亮的态度是“犹谓不然” , 对刘备的说法是持否定态度的 。诸葛亮这是在违命吗?以诸葛经理对于蜀汉公司的忠诚度而言 , 这应该是不成立的 。诸葛亮毕竟是一个掌握全局的经理人 , 尤其是在公司老总刘禅不成熟的时候 , 他一方面对于公司是忠诚的 , 另一方面 , 他又必须有自己独特的人力资源概念 , 因为市场形势时刻在变动 , 对于人才的态度有异议 , 不等于没有忠诚度 。诸葛亮之所以重用马谡 , 一方面是人力损耗之后必须补充使然 ,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诸葛亮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马谡的成长 。马谡本来是块好料 , 可能在刘备的时候 , 还没有完全成长起来 , 时过境迁 , 到北伐的时候 , 马谡或许已经超越了刘备对他鉴定上的限制 。要知道 , 刘备去世的时候 , 马谡还不到35岁 , 成长空间不小 。
马谡本人其实也很努力 , 一直在改变老板对他的看法 。有一个例子足以说明问题 。公元225年 , 诸葛亮南征孟获 , 这是刘备死后 , 诸葛亮独立做的第一项业务 。这个时候 , 和诸葛亮能贴心的 , 就是马谡同学 。他一路送诸葛亮出征 , 不只是送出成都城 , 也不只是送出四川 , 而是几乎送到了前线 , “亮征南中 , 谡送之数千里” , 跟着跑了几千里 , 这哪里是相送 , 简直是一起上第一线做业务 。
马谡此番相送 , 是动了心思的 , 想显示自己的才能 , 证明刘备对自己的判断是失误的 。刘备对于诸葛亮的嘱托 , 马谡未必知道 , 但态度还是能感觉得到的 。终于 , 马谡以自己的智慧动摇了诸葛亮对于刘备遗嘱的坚持 , 并献策说:“夫用兵之道 , 攻心为上……愿公服其心而已” 。马谡的“心战”可以说左右了诸葛亮的南征策略 , 七擒孟获的佳话后面 , 显示着马谡智慧的光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