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易患的土传病害有哪些,该如何有效预防?

棉花枯黄萎病用啥药?
黄萎病,枯萎病
防治方法基本相同 。可用中生霉素,腐殖酸铜,春雷霉素,乙蒜素,多抗霉素,嘧菌酯,恶毒灵,咪鲜胺,克黄枯,腐殖酸铜,三氯异氰尿酸,甲托等交替使用防治 。
同时建议加入芸苔素,天丰素和微肥,以提高植株抗病和生长能力 。
由于农药企业生产工艺,含量,隐性成份,所以请根据病情到当地经销商寻求理想的杀虫剂和更好的解决方案 。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用

小麦易患的土传病害有哪些,该如何有效预防?

文章插图
小麦易患的土传病害有哪些,该如何有效预防?
种植小麦过程中,会有一些病害出现,比如全蚀病、白粉病、根腐病、锈病等,其中,有一部分是土传病害,危害小麦的正常生长,对产量和品质有着不利的影响 。土传病害,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能在土壤中传播危害的病害,土壤中携带病菌是其很重要的菌源,容易被大家忽略,又不太好容易预防,发生面积广,危害大,所以正确认识这些土传病害,提前做好预防措施,避免造成减产 。土传病害发生后,对于作物根部和茎部的危害较大,一旦根部受损,作物依靠根系吸收营养物质的途径被扼制或者说不能正常进行,导致作物上部营养不良,严重的情况下,直接枯萎而死亡 。小麦在生长过程中常遇到的土传病害主要有3种,分别是全蚀病、纹枯病和根腐病(还有其它病害,本篇内容以这3种为主),比较容易发生,也是农户们经常遇到的病害,下面,小帮手针对这3种土传病害,分别给大家详细讲解下 。一、小麦全蚀病全蚀病,又被称为“黑脚病”,一种典型的土传病害,小麦感染全蚀病以后,观察根部,会发现颜色变成黑色,如果是处于苗期,有可能引起苗黄现象,如果是处于中后期,可能会引起白穗现象 。小麦感染全蚀病以后,相对正常的植株来说生长比较缓慢,长势矮小,并且分蘖也不多,因为根部受损,营养物质不能及时的传导到上部,影响整体的生长 。
小麦全蚀病既然是一种土传病害,那么传播途径上,土壤中携带病菌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特别是感染过全蚀病的麦田,如果不做好预防措施,后面继续种植小麦,危害会越来越大 。除此之外,种子自身携带病菌或者是土壤中的一些病残体中携带的病菌,也是全蚀病的传播途径 。小麦全蚀病发生的轻重,和多种因素有关,并不是某一点导致的,比如常见的原因有重茬种植、天气因素(降雨多)、肥料施用不合理(营养不均匀)、田间管理不当(苗弱、苗黄)等 。小麦全蚀病以预防为主,如果已发生,及时使用杀菌剂进行控制,预防和防治办法如下:1、轮作倒茬种植是很好的一种预防全蚀病的措施,特别是全蚀病发生严重的地块,轮作倒茬种植3年以上,再种植小麦,全蚀病会得到很大的减轻 。2、水肥管理要适宜,干旱时注意灌溉浇水,雨季时注意及时排水,保证小麦对于水分的需求,而肥料方面来说,氮磷钾要根据小麦需求进行使用,不要过度的使用单一某个元素,除大量元素外,一些中微量元素也可以通过叶面肥进行补充 。3、播前进行拌种,对于预防全蚀病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比如播种前,用苯醚甲环唑或者硅噻菌胺拌种后再播种,效果是不错的 。4、针对已发生全蚀病的地块,及时用杀菌剂进行打药防治,可用药剂如苯醚甲环唑、三唑酮等,控制全蚀病的传播,抑制对于小麦的危害 。
二、小麦纹枯病小麦纹枯病也是一种土传病害,感染纹枯病的麦株,先从基部开始腐烂,随后危及小麦茎杆,然后蔓延到整株小麦,前期患病后,观察麦株有干枯的情况,到了穗期时,会导致白穗现象出现 。小麦纹枯病的传播很大的一种因素就是依靠土壤危害,发病期主要在两个时期,一种是在刚出苗3片叶左右时,另外一种是年后返青期到孕穗期之间,纹枯病的病菌会在土壤中进行越冬,等到第二年温度上升后,开始进行危害,一般情况下,年后发生比年前要严重 。除了土壤因素外,田间的一些病残体或者是田间地头的杂草,都有可能是传播源,当田间小麦感染纹枯病后,病菌会在杂草、秸秆等地方越冬生存,等到合适的温度后,开始传播危害 。小麦纹枯病也是以预防为主,如果田间已发生纹枯病,及时进行防治,越早越好,预防和防治办法如下:1、从种子入手,购买抗病性较强的品种,这样的话,在相同的外部条件下,对于抵抗病害侵袭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2、注意播种密度不要过大,播种量每亩30斤左右即可,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可适当增加和减少用量,另外水肥管理和上面的全蚀病一样,该浇水浇水,该追肥追肥,保证小麦对于水肥的需求 。3、播前拌种预防,纹枯病通过播前拌种也是一种有效的预防办法,可选用戊唑醇、苯醚甲环唑等杀菌剂进行拌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