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地摊什么东西最好卖?( 六 )


大年三十长辈还有给小孩发“压岁钱”的习俗,从初一到十五都可以拜年 。歌谣“拜年拜年,没桔也要钱 。”一个春节下来收益还不少呢!
旧时,三十盲晡(三十晚上)是债主讨债、债户躲债最紧张的日子 。旧时欠债不能过年,就是不能过三十晚上 。家住城外的债户跑到后洲尚书庙,家住城内的则跑到城隍庙看戏躲债 。50年代后,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逼债之事早已消声匿迹 。现在年货供应,花色品种,应有尽有 。机关、工厂、商店张灯结彩,街道两旁,彩灯万朵,火树银花,大家欢天喜地,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
生活习俗
服 饰
衣 服
从清朝至民国年间,福州男性穿着多为长袍、长衫 。长袍上自肩部、下至足跗 。开襟于右,前幅与后幅缀以纽扣 。前内有小幅布,中缝一小袋,叫暗袋,可藏少量物品 。作为外衣的长衫,是中老年男性的便服,常换常洗,多以棉布制作 。其色常见的有蓝、灰和月白 。有身份的人夏天多穿麻织或绸织的长衫 。短衫则指女性的外衣,套在袄的上面的称为袄轮 。长衫以朴素大方为上,短衫则以新颖绚丽为佳 。
马褂,是男性的短外衣,套在长袍或长衫外面,有领,对襟齐腰,缀以纽扣5粒 。马褂不用布料而多以团花青缀制面 。后来在左襟侧处缝一小袋,以藏挂表,叫做表袋 。另一种可代马褂的“甲仔”,又叫背褡、背心 。它是无袖的短衣,套在长袍或长衫外面,故有马甲之称 。抗日战争以后,穿长袍、长衫的日渐减少,长衫马褂的更少 。孙中山创造的中山衣则取而代之,并广泛流行 。
中年以上的官宦豪绅,寒冬出门穿长袍之外,还披一外衣,其长自肩及膝后,无领,无袖,以带系之于颈,此即“披风”,亦叫“斗篷” 。清代至民国,城乡劳动者不论男女多穿对襟及膝的短衫、短袄 。衫则单衣,袄则是两重以上缝制的,有夹袄、棉袄、皮袄,按时令而更换 。男袄所用的料子多为棉织品,女袄则多用丝织品 。旧时妇女的礼服是袄与裙,合称裙袄 。女子结婚时,要穿大红色的蟒裙蟒袄,嫁妆中要办一套**,叫做紧身袄裤 。过去妇女,以青裙为便服,红裙为礼服,白裙为丧服 。逢年过节,或家中有喜庆,或参加亲友的宴会,都要穿红裙,年老依然 。丈夫死后,终身就不再穿红裙,再醮的妇女,也不得穿红裙 。孀妇要到儿女长大自立以后,可穿绿色或浅绿色的绣花裙 。一般的裙,长可及胫,多以丝织品制成,或刺绣彩色的图案 。以折迭多者为尚,即所谓百褶裙 。农村妇女,在田野劳动时,都穿着红布裙,以示有福 。民国以后,穿裙者渐少 。但男女从事劳作时,则以布作巾,围在襟前,以防污衣裤,叫做围身裙 。清代,中上层妇女盛行穿旗袍,身着上下连属的衣服,形如长袍 。至民国时,旗袍款式时有改变,有高领的,有矮领的,有硬领的;长有曳于地的,有至于胫的,有短仅过膝的,甚至有不及膝的;有长袖的,半袖的,有无袖如背心的 。50~70年代,旗袍几乎绝迹 。80年代后又流行起来,其式样趋于洋化 。
男女的下衣谓裤 。有长裤、短裤、外裤、** 。旧式的裤,都没有袋子 。上端统称裤,也叫裤头,多用高约半尺左右的白布缝接裤 。着裤时另用一条带子把裤头绑在腰部,叫裤头带 。脚管,无前后幅之分,左右亦可通用 。裤裙俗叫裤斗,一般是合缝的,两裤管联成一体,叫密斗仔 。
民国中期,公务员和中高级知识分子,盛行穿中山衣与西装;中学男生穿黄色和黑色学生服,女生穿蓝衫青裙;青年农民时兴对襟便服,颜色以青、灰、白为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公职人员中,男性盛行中山装,女性盛行列宁衣 。冬天则穿列宁式短棉袄,颜色多是灰色或浅蓝色 。1954年提倡学习苏联,讲究穿着,青年妇女穿花连衣裙(称“布拉吉”),农村中青年农民仍着对襟平装,出门做客或办事时方穿中山装;妇女则时兴用“一九蓝”、“洋花布”做的大襟短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