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地摊什么东西最好卖?( 五 )


每逢佳节倍思亲 。福州的重阳节,还有扫祭祖坟的活动,这与清明的祭坟,合称春秋二祭 。现在福州的郊区或郊县,仍保留九月九扫墓的习俗 。
重阳节发展到今天,人们又赋予它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把登高与全民健身运动结合起来,把祭扫祖坟与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结合起来,有的还把它与海外侨胞牵线搭桥、招商引资结合起来,全国人大还通过了以每年重阳节为老年节的决定 。节日期间,各单位、团体还举行各种形式的登山、健身等体育活动
冬至
冬至,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 。旧时,人家在此节日前夜,老小聚在厅堂,围坐案桌搓米时 。用糯米磨浆压至半干搓成丸子,入锅煮熟,捞起粘上糖豆粉便是“” 。案桌上放置红桔数粒,红箸一束,纸花一对,泥塑男女孩童(童儿牳)合,瓶插红色菊花 。搓时焚香点烛,小孩用福州方言唱童谣:“搓矢搓搓,依奶疼依哥,依哥讨依嫂,依弟单身哥 。依嫂带身喜(怀孕),爹妈齐欢喜 。孩儿段(掉)落脚桶下,依哥马上做郎罢(爸) 。”冬至搓时含有祈求添丁增福之意 。当晚搓的待翌晨冬至正日当早餐 。
祭灶
祭灶,农历十二月廿四日 。按福州习俗,阴历十二月廿三日为官家祭荤灶之日,廿四日是普通民家祭素灶之日,而水上居民(民)则于廿五日祭灶 。
祭灶,原是古代夏日祭火的一种仪式 。火的出现,使人类脱离了茹毛饮血的时代,是值得大大纪念的 。但后世把祭灶变成“灶神”崇拜,说灶神是可以“上天祈福、落地佑民”的“司命之神” 。这个衍变过程,大约始于汉代 。据《后汉书?阴丑传》载,有一个叫阴子兴的孝子,腊日(十二月廿三)早饮,见到灶神出现,连忙拜求,并宰了家中的黄羊祭祀,“自是以后,暴至巨富……故后常以腊日祭灶,而荐黄羊焉 。”这个传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越说越神,说灶神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间的“驻户大使” 。一年一度,在农历十二月廿四日,灶神上天向玉帝报告户主善恶情况,上天的日子为十天,到第二年正月初四下凡 。在灶神动身之前,家家户户都要为其饯行 。祭荤灶的以鸡、鸭、鱼、肉、灶糖、灶饼、美酒等供之;祭素灶除灶糖灶饼外,还有甘蔗、荸荠、红枣、花生、金针、木耳等 。在祭供时,孩童们便唱着童谣:“祭灶祭糊涂(讽刺灶神糊涂官),灶前一只铜香炉,元宝是侬褙,金裤是侬糊,灶君上天讲好话,灶妈落地保佑侬,保佑侬爹有钱赚,保佑侬妈有钱长,保佑侬哥讨兄嫂,保佑侬读书变聪明 。”祭供将毕,将旧的灶神图撕下火化,贴上新的灶神图,以示送旧迎新 。在祭灶节前,外公外婆要给男女外孙送灶糖灶饼,有几个男女外孙,就得送几包,每包还要附送一张“花面壳”(假面具)有唐僧、沙和尚、孙悟空、猪八戒等,孩子们有吃有玩好不热闹 。
现在,一些人家仍有祭灶的旧俗 。灶糖灶饼更名为年糖年饼,成了福州春节市场年货之一 。
除夕
相传,“年”是一个恶魔,每年除夕,就出来捉弄人 。故在除夕之时,家家户户贴新符(春联)、放鞭炮以驱“年” 。福州还仿效旧时郑唐烧火炮驱“年”除灾的节俗 。

摆地摊什么东西最好卖?

文章插图
进入十二月,人们便忙于酿酒、备年货 。十五日后,开始打扫屋宇房舍,谓之扫堂、筅堂 。外出的亲人纷纷返回,同家人团聚 。廿五日后开始蒸年糕,备鸡、鸭、鱼、肉、酒等,祭祀祖先、天地神,谓之分年 。女婿向岳父母送年礼,谓之送年 。除夕之夜,红烛高烧,合家欢乐,共饮晚宴,谓之做岁 。是夜再拂扫厅堂,放鞭炮,煮隔年饭 。隔年饭用木制蒸饭甑装盛,周围插朱红筷子十双,贴红纸,扎红绳,并撒上“五子”(红枣、花生、瓜子、桂圆子、栗子),摆在厅堂案桌上 。家中主要门户、窗帘、箱笼家具、贵重器皿物件压上“金银纸箔”,意味着这家金银财宝多到从门缝里溢出,象征着明年发大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