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是借来的故事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 。
《草船借箭》是三国赤壁之战里的著名桥段,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 。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 。
由此《草船借箭》中诸葛亮的胆识才智,受到后人的赞美,因而引生创作了许多成语趣闻,戏剧表演,推动着智慧的启迪与发展 。
但在正史《三国志》中却是孙权所为 。
诸葛亮不曾有过“草船借箭”的事 。但“草船借箭”也并非空穴来风,据《三国志·吴主传》裴松之注有关记载,建安十八年,即赤壁之战五年后,曹操率大军南下进攻孙吴 。一天,孙权借江面有薄雾,乘轻便战船从濡须口闯入曹军前沿,观察曹营部署 。曹操生性多疑,见江面水雾缭绕,孙军整肃威严,恐怕有诈不敢出战,下令弓弩齐发,箭射吴船 。孙权的船很快便落满了箭,船因一面受箭偏重,渐渐倾斜即将翻沉 。孙权命令掉转船头,让另一面受箭,船身平稳后,孙权指挥战船列队,缓缓离去,曹操才明白上了当 。
这只是发生在孙权身上的一个故事,仅仅是急中生智之举罢了 。他并没有计划“借箭”,史书中也没说是草船 。
【历史书上的草船借箭的故事真的发生过吗?】
- 名剑风流俞佩玉的结局是什么
- 女生为什么不能养泰迪狗
- 养柯基真的要慎重
- 哈士奇养狼群
- 养泰迪狗的书籍
- 透明胶带的胶怎么去除 怎样去除透明胶带留下的胶
- 松茸和什么一起炒最好吃 松茸和什么一起煲汤 吃松茸的禁忌
- 白江口之战的后续:唐朝是如何处理朝鲜问题的?
- 宋朝时期的司法:包公竟然能审判自己的侄子?
- 曾国藩李秀成兵戎相见同地各抗各的命结局却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