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怕宦官专政为何明朝却成为太监帝国

宦官问题 , 历来是几千年封建政权的毒瘤 。历朝历代 , 能将这个问题处理得好的并不多见 。柏杨说经历了三次最黑暗的宦官时代:第一次是在东汉后期的2世纪;第二次是在唐朝后期的9世纪;第三次从公元1435年王振当权一直到明王朝覆灭为止 。明代的宦官虽然不如东汉末年和晚唐时期的宦官气焰凶、势力大 , 也不像汉唐的宦官那样 , 能把皇帝的立废生死都操于自己手中 , 但是 , 明代的宦官用事最久 , 在宦官史上力拔头筹 。自永乐朝起 , 宦官逐渐得势 , 直到明思宗缢死煤山 , 二百多年间 , 宦官们熙熙攘攘 , 你去我来 , 活跃在朝堂之上 , 上演了一幕幕荒诞剧 , 甚至出现“九千九百岁”的魏忠贤这样颇为奇特的历史现象 。奸佞之生不偶然 , 半由人事半由天 。让我们从魏忠贤的前辈们谈起 。
明代的宦官 , 最初除了做奴才的份儿外 , 没有更多的权力可言 。草根出身的朱元璋 , 雄才大略 , 戎马一生 , 为朱家子孙们争来了天下 。卧榻旁岂容他人酣睡 , 这显然不仅是赵匡胤一个人的隐忧 , 作为开国皇帝 , 朱元璋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功臣大将们都已兔死狗烹 , 权力禁脔又岂容宦官染指?他亲眼目睹过元末宦官的危害 , 下决心从根本上铲除宦官干政的一切可能性 。
网络配图
洪武十年(1377年) , 有一名老太监 , 完全是出于一番好意 , 指出公文中有明显的错讹 。朱元璋明知太监说得对 , 仍然立刻下旨将他逐出皇宫 , 遣送回原籍 , 原因是这名太监“干政”了 。
洪武十七年 , 朱元璋特意铸了一块铁牌 , 悬挂在宫门上 。铁牌上写着:“内臣不得干预政事 , 犯者斩 。”这时候 , 宦官的权力跌入了历史的低谷 , 不仅不允许干预朝政 , 更不能与官吏串通一气 , 甚至连置产业的权力也没有 。
到了明成祖朱棣手中 , 这道铁的纪律起了一个微妙的变化 , 他不但不再警惕宦官 , 而且开始把宦官视为心腹 , 当作控制外廷大臣的一股重要力量 。“内臣不得干预政事”被悄悄地改为内臣不得擅自做主 。
朱棣之所以任用宦官 , 委以大权 , 是因为在夺取皇位的“靖难之役”中 , 他靠勾结受建文帝压迫的宦官而掌握了建文帝的动向;在围攻南京时 , 又与宫内的宦官里应外合取得了胜利 , 登上了皇帝宝座 。因此 , 朱棣上台后 , 害怕会有失意的宦官像出卖建文帝一样出卖自己 , 所以不惜背叛祖训 , 拉拢宦官 。而朱棣自己的宦官 , 如狗儿等 , 在“靖难之役”中表现得非常勇猛,率军与南兵对冲 , 为朱棣在战场上立了功 。
于是 , 明代的宦官悄悄地迈开了问鼎权力巅峰的第一步 。朱棣先后派李兴使暹罗(今泰国) , 郑和下西洋 , 侯显使西域 , 王安等督军营 , 马靖巡视甘肃 。永乐十八年(1420年) , 又增设东厂 , 委任宦官主持 , 专门侦察刺探臣子民众情形 。这样 , 宦官可以出使、专征、监军、分镇以及刺探臣民隐情 , 大权在握 , 为后来的专权提供了条件 。
朱棣孙子宣宗朱瞻基采取了一项措施 , 在宫中设立“内书堂” ,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宦官学校 。宦官学校收取了十岁以下的学生二三百人 , 由司礼监秉笔任校长 , 学长由德高望重的长者担任 , 请翰林院的学士来教导学生 。学生研读的课本是《百家姓》、《千字文》、《孝经》及“四书”、《千家诗》、《神童诗》之类书籍 , 评定成绩的标准是背诵能力和字体的工整度 。成绩特别低劣者和犯规者 , 由老师登记在成绩表上交给秉笔 。从设立内书院始 , 宦官读书成为定制 。本来学书习字 , 传授知识是好事 , 但这却无意打开了葬送大明朝的潘多拉魔盒—这些太监们时间充裕又无青春期烦扰 , 明古今、通文墨 , 如虎添翼 , 更能在关键时刻运用筹算智诈 , 欺君作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