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谷糁,特色面点( 四 )


桨粑磨好后,装在坛子里搁置一段时间,就会慢慢发酵,变得有点酸,又有点甜,酸甜酸甜的味道,这时才是最好吃的 。再到坡上摘些桐子树叶回来,包成三角形,在锅里烙熟了,再炕一炕,便可出锅 。这时将桐子树叶剥开,馍的表面已起了一层薄薄的、黄亮亮的壳儿,树叶的径脉清晰可见,闻一闻,芬芳四溢,还没进口,涎水早就流了出来 。
这是原汁原味的桨粑馍 。当然,还有其他的做法,比如加上调料,煎成油饼的;放在蒸笼里蒸成碗糕的等等,不论哪种做法,都好吃得不得了 。
糊冻儿面 “糊冻儿面”是我们的习惯叫法,其实它还有一个比较雅的名字叫“鲤鱼钻砂” 。
糊冻儿就是玉米粥,糊冻儿面就是在玉米粥里下面条 。这饭看起来真有点稀里糊涂,糊冻儿不是糊冻儿,面条也不是面条,但吃起来却真的很香 。糊冻儿面的做法很简单:把水烧开后,先撒上适量的包谷糁,煮一会之后,再把面条下到里面一起煮,最后再调入事先炒好的酸白菜或酸芥菜,再煮一会儿即可舀起来食用 。
上述做法只能是糊冻儿面而已,它无法让人联想到“鲤鱼钻砂” 。其实,制作“鲤鱼钻砂”的面条必须是用擀面杖擀出来的,也不能擀得太薄,面条要切得稍宽一点,两寸左右长短,这样与稀溜溜的玉米粥煮在一起,无论是煮在锅里还是舀在碗里就有点象鲤鱼钻砂的模样了 。
不知道是谁发明了这种饭食 。但我猜测,这一定与过去生活困难有关 。在我小的时候,大米、白面这类细粮就相当的匮乏,每顿饭都以粗粮为主,一年四季几乎吃不上一顿大米或白面做成的饭食 。做米饭时总是掺上大量的包谷米、红苕、南瓜或其他蔬菜,做面食当然也要掺上其他的“佐料” 。在这样的生活背景下,我们聪明的先辈们做出糊冻儿面这样的饭食也就不足为怪了 。本来是一种稀里糊涂的饭食,一旦起上“鲤鱼钻砂”这样美丽的名字,便富有诗意和浪漫气息了 。
酸拌汤 拌汤有酸的,也有甜的 。“甜”是相对于酸而言的,只要不是酸味食物,都可以说成“甜”的,这是陕南安康一些地方人们区分食物口味的习惯叫法 。
我最喜欢吃的是酸拌汤,特别是豌豆面酸菜拌汤 。如果头天晚上喝醉了酒,第二天早上起来萎靡不振的,害了大病一般,这时候,如果能吃上两大碗豆豆儿面酸菜拌汤,精神立马就能抖擞起来 。
酸菜要好 。味儿要地道,颜色也要黄亮亮的,入口脆生生的那种 。
拌得要匀 。最好是拌成米粒般的小颗粒,尽量不要有大的面团 。
稀稠适当 。拌汤不似玉米粥,再稠都能吃 。拌汤太稠,那就不是拌汤了,如果稀得能照得见人影子,吃起来也不来劲儿 。
要佐以辣椒 。吃入口中辣丝丝,吃得热气腾腾,吃得脸上冒汗珠儿,那才过瘾 。
猪血粑儿 在我认为,把猪血粑儿叫猪血干儿似乎更确切,因为它非常类似于豆腐干儿 。人们之所以把猪血粑儿叫猪血粑儿,可能是它的形状跟陕南农村用粗面蒸成的一种馍相似,俗称粑粑儿 。
在我的老家农村,到了冬腊月里,几乎家家都要烘制豆腐干儿 。很简单的,就是把豆腐块儿放在花筛里,再把筛子的四角系上绳子,然后高高地挂在火炉上面,烟熏火燎,十天半月之后,水汽烘干了,原来的豆腐块被烘烤得黑不溜秋,硬梆梆的,糍筋筋的,就可以收捡起来,一月两月的,也不会变质 。将豆腐干儿切成片炒回锅肉也好,切成丝儿炒肉丝也好,都是既好看又好吃的美味 。
猪血粑儿的主料也是豆腐 。烘制前,把豆腐捏碎,掺入少量猪血,加入适量的肉末,再佐以葱、蒜、花椒粉等香料,调入精盐,拌匀后,又重新捏成团,跟粑粑儿差不多的形状即可 。烘制方法跟烘豆腐干儿完全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