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袭红袍立天下:王昭君的大漠悲歌( 四 )


网络配图
一辈子难圆回家梦
历史上对于昭君出塞的功绩,总是不吝赞美 。因为她的和亲之举,汉朝与匈奴的太平景象维持了将近半个世纪,“边城晏闭,牛马布野 。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亡干戈之役” 。难怪有人会将她的功绩与西汉名将卫青、霍去病相提并论,正像诗中所说“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 。”
然而你说她懂得民族大义也好,说她忠君爱国也罢,其实对王昭君来说,她当初的决定或许并没有这么伟大,她只是不想白首于宫廷之中,只是想赌一把自己的命运 。王安石应该更理解她的心情,他在《明妃曲》中写道“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是自从踏上出塞的路途,她无时无刻想的都是回家,回到溪流遍野的家乡,回到父母温馨的膝下 。
在匈奴,虽然呼韩邪单于对她百般呵护,千方百计博取她的欢心,然而胡笳悲鸣,骏马奔驰,饮腥食膻,异邦风月,总是让她的内心里充满矛盾,正如白居易所描述的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娥眉?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 。
公元前20年,王昭君的第二任丈夫复株累单于,在和她共同生活了11年之后也死了 。这次,没人再强迫她改嫁了,但汉廷也没有人再想起她了 。
孤独的她,只能操起琵琶,满怀哀怨地唱起人生的不幸“秋木萋萋,其叶萎黄,有鸟处山,集于苞桑……父兮母兮,进阻且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 。”
可惜,已经没有人再听到她的歌声了 。在寡居了一年后,王昭君也离开了这个让她痛苦,也让她眷恋的人世,死时只有33岁 。
一辈子没能圆回家梦的王昭君,死后被葬在现呼和浩特市南大黑河南岸的冲积平原上,不过,对此也还有其他说法 。据说入秋以后塞外草色枯黄,惟王昭君墓上草色青葱一片,所以称作“青冢” 。现在,一切都过去了,所有的热闹与繁华都归于了沉寂,陪伴她的,只有凉风冷月,野花衰草 。诗人杜甫也无限哀伤地写道“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
历史上曾无数次上演与外族和亲的故事,昭君出塞无疑是其中最美的一个 。因为她并没有贵族的身份,有的只是不屈的性格和对命运的不甘 。她用柔弱的双肩支撑起了民族和睦的重任,也用不幸绘就了充满悲情的人生色彩 。唯其如此,让我们见证了昭君的美丽,她在凛冽寒风中的一袭红袍,永远定格在我们的记忆里,让人温暖,让人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