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饮茶有讲究,淡茶养生浓茶伤身饮者要万分注意 ,茶有提神醒脑、 促进消化、 有益健康的作用, 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但是饮茶又有什么讲究和由来呢?
【揭秘:令现代人望尘莫及的煎茶雅趣】今人喝茶为冲泡,茶壶或茶杯里放一撮茶叶,注上热水,一冲一泡,简单方便,即时可饮 。古人则为煎煮:容器里先放茶叶再舀进冷水,置于风炉之上,添柴点火扇旺,又煎又煮,到得一定火候,才倾出而饮 。
网络配图
比较起来,煎煮费时劳力,可是从唐·陆羽《茶经》到清·曹雪芹《红楼梦》所述,古人饮茶始终采用此法,而并不先烧水再冲泡,为什么呢?因为经过煎煮,茶汤更甘更香更得茶味更得茶效,进一步说,自任其劳,由劳致乐,还享受了一份淡定的闲趣 。
饮茶,除了讲究茶、讲究水之外,还要讲究煮 。煮有三沸,《茶经》说:“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 。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 。腾波鼓浪,为三沸 。”陆羽对煎煮茶汤的观察何等细微,描摹何等形象!
但是,他却接着说,“已上水老,不可食也” 。后人解释为,未熟未滚的盲汤不可饮(茶味未出),过熟过滚的老汤不好饮(茶乏而苦),已熟初滚的嫩汤才是可供饮用的绝佳茶汤(甘滑香冽) 。
那么,嫩汤的标志是什么?经过摸索,晚唐文学家皮日休在《茶中杂咏·煮茶》中做出总结:“时看蟹目贱,乍见鱼鳞起” 。随后,又被宋人蔡襄敏锐抓住,以精微的把握和逼真的比喻,解开了煎煮茶汤的关键 。他在《茶录》里说:“候汤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 。前世谓之蟹眼者,固熟汤也 。”
网络配图
又在《试茶》诗里说:“兔毫紫瓯新,蟹眼青泉煮 。”“蟹眼”之说由此形成 。蟹眼的形态是小而细,突而圆,比起鱼目的大而粗,扁而平,它才是水熟而滚的初始情状,是真正的水熟而未老的嫩汤 。继蔡襄之后,苏轼“蟹眼翻波汤已作”
苏辙“蟹眼煎成声未老”,黄庭坚“蟹眼试官茶”,叶涛“煮出人间蟹与虾”,郑季狸“朝来蟹眼方新试”,陆游“一试风炉蟹眼汤”……都一致作出了验证性的认同 。
从此,“汤作蟹眼煮”为后代遵循,例如明·谢肇淛说“须汤如蟹眼,茶味方中”(《五杂俎》),清·吴之振说“活水盛来活火煮,花瓷蟹眼溅珠圆”(《绝句》) 。在旧时,“山童解烹蟹眼汤”,成为常识 。
在古人看来,同样的茶叶、同样的水,能否沏得一杯好茶,就要看煎煮之功 。有这样一则故事,清·陆廷灿《续茶经》引《荆南列传》云:“文了,吴僧也,雅善烹茗,擅绝一时 。武信王时来游荆南,延住紫云禅院,日试其艺,王大加欣赏,呼为汤神,奏授华亭水大师 。”
茶为寺院的必备之物,礼客和清修都得喝茶,文了和尚便在煎煮上下功夫,经过琢磨,掌握了专门的烹茗技艺,好喝,独绝,遂名声大噪,被称为“汤神”“水大师”,故事充分说明了煎煮技艺在茶艺中的决定性作用 。那么,文了和尚是怎样煎煮茶的呢?
网络配图
记载未曾言及,估摸包括:采用什么干净容器,放多少茶注多少水,采用什么茶炉,以什么炭或柴烧出持续的火头及均匀的活火文火等;其间一定极为留心的是茶汤的变化,将沸之时,揭开盖子,目不转睛,见汤面溅出蟹眼的片刻,为防止瞬间转化为鱼眼,赶紧把容器从风炉上端下来,以蟹眼茶汤斟予品尝 。
某种情况下,喝茶是一种闲态,一种雅趣,邀二三友人,于微雨窗前,薄寒夜间,自烧炉子,自煮茶汤,等到蟹眼冒出,倾而装杯,徐徐品饮,闻着茶的清香,咂着茶的甘洌,说点东拉西扯的话,聊点天南海北的事,昏俗尘劳,一啜而散 。
- 揭秘清朝官职中最有办法捞钱的职务
- 揭秘:宋代为何要增加科举录取人数
- 玛雅文明之谜揭秘魔幻般精美水晶头骨真相
- 最奢华的死亡慈禧太后陪葬陵揭秘
- 揭秘武则天陵墓前的61尊无头番臣像
- 如何训练泰迪狗接到指令后吃饭
- 揭秘丘处机自宫原因竟然是为了不娶公主?
- 揭秘明朝奇女子:只身奔赴刑场伴君黄泉
- 揭秘杨志到底做了什么事,为什么施耐庵那么恨他呢?
- 揭秘多情剑客无情剑中荆无命的徒弟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