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沙漠化有何危害1
文章插图
荒漠化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和某些半湿润、湿润地区,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各种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 。它使土地生物和经济生产潜力减少,甚至基本丧失 。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 。荒漠化的主要影响是土地生产力的下降和随之而来的农牧业减产 。
走出荒漠化防治的误区2文/铁铮 田阳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题不同 。
今年6月17日是第28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我国的主题是“携手防治荒漠化,共建命运共同体” 。
当荒漠化防治再次被媒体广泛提起之际,采访人员采访了几位专业人士,请他们给我国的荒漠化防治把把脉,倾听他们关于加快荒漠化防治的真知灼见,帮助人们厘清有关概念,走出认识和实践中的误区 。
△宁夏中卫腾格里沙漠 贾建新 摄
最核心的原则是“因地制宜”
我国是世界上受土地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土地沙化 。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以遏制土地沙化,已经成为我国履行《联合国荒漠化防治公约》、应对土地荒漠化的国家行动 。
荒漠化防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负责人丁国栋教授认为,最重要的是,走出简单化的误区,让“因地制宜”这个核心原则落到实处 。
丁国栋同时兼任中国防沙治沙与沙产业学会荒漠化调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水土保持学会风蚀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他说,荒漠化防治是人类治理退化土地、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平衡、维护生态安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伟大工程和事业 。在防治中,“因地制宜”毋庸置疑是必须遵循的最核心原则 。
△丁国栋教授
据他解释,“因地制宜”是指根据事物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采取相应的、行之有效的对策和措施 。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对事物运动和发展规律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也是对人类各种社会活动和实践的最正确指导 。
他严肃地指出,纵观我国荒漠化防治的历史和现状,“因地制宜”这一原则体现得还不够彻底、不够到位,以至于在实践中出现了人工林树种单一、林分退化甚至死亡、生态系统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等现象 。荒漠化防治的成效距离预期目标尚有一定差距 。究其原因,固然有客观方面的因素 。但不可否认,其中也有多种主观因素 。
从客观上讲,荒漠化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自然地理演变过程,受到各种各样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很多机理及节点问题迄今仍然没有完全搞清楚 。一些关键性的节点多是人为划定的,其科学性、合理性依然需要验证 。
这类的例子,他举出了一串:荒漠化程度评价的指标问题,植物(林分)的耗水特性和需水量问题,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的耦合关系问题,生态恢复的起点和目标群落问题,等等 。他说,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深入、系统研究和探索 。
另一方面,荒漠化防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技术和社会的许多方面 。如资金和材料缺乏问题、实用技术和专业人员不足问题、部分民众环境保护和生态意识不强问题、生产-生活-生态的矛盾问题、法律法规和政策机制不太完善问题,等等 。他认为,这些问题解决不好,也影响着“因地制宜”原则的贯彻和执行 。
从主观角度分析,自荒漠化防治工作开展以来,人们就注意到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 。但很多情况下仍然停留在纸面上或口头上,精准防治始终未能落实到位 。他例举的主要表现有:重治理轻管理,重治理轻保护,重技术轻理论,重“树”轻“草”,以及过度治理,等 。他毫不讳言地指出,这些制约“因地制宜”原则实现的问题依然严重 。
他强调说,改变荒漠化防治中的这些状况,必须坚持从***总书记“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出发,在探明荒漠生态系统各组分、各要素之间耦合动力学机制的基础上,在工程实践中切实贯彻并扎实执行“因地制宜”的原则 。
他反复强调,要真正实现“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荒则荒”,精准区划、精准规划、精准对象、精准施策、精准评价、精准管理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荒漠化防治的预期目标,推进荒漠生态系统平衡与稳定,提高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宏伟愿景 。
- 农村土地种植什么最赚钱 种什么赚钱
- 大唐高僧玄奘有何功绩,能让百万人为他送行
- 健龙的寓意 龙有何寓意
- 马王堆汉墓的出土地在 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介绍
- 水浒第一位好汉为何不上梁山有何隐情
- 咸丰皇帝为何赖在圆明园不走?其中有何隐情
- 工会申请有何特长 工会申请表特长怎么写
- 黑糊椒功效 白糊椒和黑糊椒有何区别
- 古代皇帝吃的饭为何叫膳:膳有何含义
- 商品条形码特点 商品条码有何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