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吃的饭为何叫膳:膳有何含义

根据《康熙字典》的解释,《说文》中“膳”为“具食也”,《韵会》:“熟食曰饗,具食曰膳 。”《周礼》中郑注曰:“膳之言善者也,今时美物曰珍膳 。”《周礼·天官》中注释:“膳夫掌王之食饮膳羞 。注曰,膳,牲肉也 。”《博雅》:“膳,离也,又宫名 。掌王之饮食膳羞 。”
【古代皇帝吃的饭为何叫膳:膳有何含义】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以上种种解释,我们可以看出,膳可以做名词,有肉、祭祀用的肉等意思 。膳还可以用做动词,即饮食、进食的意思 。皇帝因为吃的都是珍馐美味,他的饭因为美而善,故称“膳” 。也有好几种叫法,如“传膳”、“进膳”、“用膳”等 。
为了伺候皇帝吃饭,宫廷中专门设立了一个机构,叫做“御膳房”,直接由内务府管理,设管理事务大臣若干,管理大臣下设尚膳正、尚膳副、尚膳、主事、委署主事等官职,具体负责皇帝吃饭的事宜 。皇帝每天清晨起床盥洗完毕之后,首先宫人给其呈上茶汤以及各种小点心,吃过之后,执役人在中殿陈设早膳 。于是皇帝在一阵悠扬的音乐声中进食 。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明代皇帝吃饭用的都是高级的材质,除了牙盘之外,也用金、银、铜、锡之类 。在皇帝或皇后等用膳之时,宦官们传膳上菜,均有一定的规矩 。每次传膳的时候都用黄绢盖着,盒盖上用小曲柄黄伞一把、金铃铛数十个,太监端着盒子进来的时候,摇曳有声 。把膳馐送到后,太监跪进,必须马上用领巾将口遮住,以免呼出的气影响到御膳 。崇祯用膳的时候,胸前佩戴天蓝色的餐巾,吃过之后,金盆洗手,就传出口谕,准备到哪个殿阁 。皇帝吃饭前还有尝膳的,就是防止食物中毒 。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以明太祖御膳的内容为例,其早膳为:羊肉炒、煎烂拖虀鹅、猪肉炒黄菜、素熇插清汁、蒸猪蹄肚、两熟煎鲜鱼、炉煿肉、筭子面、撺鸡软脱汤、香米饭、豆汤、泡茶 。午膳则为:胡椒醋鲜虾、烧鹅、燌羊头蹄、鹅肉巴子、咸鼓芥末羊肚盘、蒜醋白血汤、五味蒸鸡、元汁羊骨头、糊辣醋腰子、蒸鲜鱼、五味蒸面筋、羊肉水晶角儿、丝鹅粉汤、三鲜汤、菉豆棋子面、椒末羊肉、香米饭、蒜酪、豆汤、泡茶 。统计早膳有饭菜十二道,午膳有二十道 。至于晚膳内容,则未见于记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