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被诸葛亮三气而死,他真的气量狭小,嫉贤妒能吗( 二 )


不过尽管这位黄小姐相貌并不出众,但是她的家世却十分显赫,她的父亲黄承彦和刘表分别娶了荆州名族蔡讽的两个女儿,换句话说,荆州牧刘表一下子成了诸葛亮的姨父 。这桩婚姻恰好弥补了诸葛亮家世的不足,为诸葛亮日后的飞黄腾达打下了基础 。比起小乔的倾国倾城之貌,黄氏自然是落了下风,但是比起个人才华以及对各自夫君的帮助,还是黄氏更胜一筹,综合考量,姑且算打个平手吧 。
说了这么多的外在条件,决定一个人到底能否成就一番事业的还是离不开自身的才智 。周瑜是有名的少年英雄,年仅二十一岁便辅佐孙策平定了江东诸郡,开创了东吴的基业;此后,当曹操携着官渡之战的余威企图平定江东,一统天下之时,当东吴满朝文武为是战是降争论不休,摇摆不定之际,周瑜更是不畏强权,挺身而出,力排众议,提出了联刘抗曹的建议,终于在赤壁之战中一举击溃曹军,从此天下三分 。
赤壁之战后,周瑜又大败曹仁,夺取南郡,为东吴进一步开疆拓土,可惜天妒英才,仅仅一年之后,周瑜就因为箭伤复发,战死沙场,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
千百年来诸葛亮一直是智慧的化身,然而,对于诸葛亮的才智,鲁迅曾提出过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三国演义》中对于诸葛亮的描写过于夸张,把他写的“多智而近妖”,其实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并不像小说中描写的那样未卜先知,料事如神 。
不可否认,诸葛亮的确是一个不世出的杰出政治家,《三国志》中也说他“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能够与历史上的名相管仲和萧何相媲美,从诸葛亮日后治国理政的表现来看,他的确够得上这样的评价 。
然而在军事才能上,诸葛亮并无太多亮点,《三国志》中陈寿对诸葛亮才智的评价“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也可以作为佐证 。
从历史上来看,诸葛亮在出山之后主要从事的是外交和内政方面的事务,此外,在建立蜀国的几次关键战役中也鲜有诸葛亮出谋划策的身影,例如在和刘璋作战之时,刘备采用了庞统的计谋才得以入蜀得川,庞统死后,又是在善奇谋的法正的辅佐之下,刘备才最终夺取了益州和汉中,从而一举奠定了蜀国的基业 。
要说诸葛亮亲自指挥的大型战役主要是在刘备去世后的几次对魏国的北伐战争,然而均无功而返,最后连自己也积劳成疾而长眠于五丈原之下,令人唏嘘不已 。
由此看来,历史上真实的周瑜堪称是擅长领兵作战的将才,而诸葛亮则是精于治国理政的相才,二人均是才智过人,硬要说谁更胜一筹的话,个人觉得还是诸葛孔明 。
经过四个回合的pk下来,周瑜和诸葛亮二人难分伯仲,均可谓是当世豪杰 。考虑到周瑜在去世之前已经是名动天下的一代儒将,而诸葛亮只不过是初出茅庐,未露峥嵘的一介书生,实在想不出当时的诸葛孔明有什么好让周大都督羡慕嫉妒恨的,况且历史上的周瑜也的确是一个以胸襟开阔著称的潇洒公子,后来的那些嫉贤妒能的不好形象也都是罗贯中为了凸显诸葛亮而有意塑造的,切不可当真 。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可以还一代名将周瑜一个公道,毕竟演义不是历史,在看待古人时不应该恶意贬低或随意拔高,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德固然值得后世称颂,但周瑜待人接物时的恢宏大度以及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挺身而出的赤诚之心也同样值得后人学习 。
【周瑜被诸葛亮三气而死,他真的气量狭小,嫉贤妒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