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而久之,石狮子原先的权贵专有身份被打破,应用在了各类民间建筑物上,成为了常见的装饰品 。之后,又应用到了陶艺、印染、园艺等领域 。
宋代石狮子最明显的特征,是真正坐了下来 。蹲狮看起来更加听话,也非常生活化,这种固定姿态被历朝历代沿用 。有时候为了显出狮子的高大,工匠们还会配上石头底座 。
狮子的口中,放进去了一样东西,那就是绣球 。配饰也从普通向高奢方向发展,脖子上挂起了项圈、铃铛等等 。狮子的家庭成员扩容,二胎、三胎现象常见,像母子情深、小狮子嬉戏,这类主题雕塑既亲民又喜庆 。
关于真狮子有一则趣闻,记载在了周密的《癸辛杂识》里,说是国外进贡来一头狮子,有大臣看过后,觉得与之前画中所见不符,于是怀疑这是假狮子 。使者为了证明狮子是狮子,将它牵到一头老虎面前,老虎瞅着狮子,立即蜷缩成团,一动不敢动 。狮子更加得意了,顺势在老虎头上撒了一泡尿,只见那头怂虎,依然一声不吭 。人们这才相信,眼前确实是一头真狮子 。
04 走下神坛的命运到了元代,据史料记载,当时的镇宅辟邪神器,不再只有石狮子 。新进成员,是铁狮子,它们由生铁铸造而成,同样放置在大门口 。发展到后来,铁狮子的数量,甚至超过了“白石”狮子 。
狮子艺术的一个顶峰,出现在明朝时期 。这些瑞兽,真正化为了文化符号,走下神坛,进入劳苦大众的日常生活中 。无论是民间建筑,还是民间工艺品,随处可见狮子们的身影 。原先待于室外的石狮子,在体积缩水之后,以小狮子的样貌,成为了摆件 。另外像狮子造型玩具、小孩狮头帽和狮头鞋,也逐渐流行开来 。
从明十三陵里的石狮子,可以看出一种变化,明石狮与前朝相比,显得更加温顺了,它们不再一味秀肌肉,更像纯粹的装饰物 。虽然沦为了摆设,颜值和观赏性却大大提高,雕刻愈发注重细节,身上的佩饰也更加奢华 。
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海外贸易,国与国之间,划起了友谊的小船 。明英宗时,西域某国进贡来一头狮子,结果半路上病亡,使者灵机一动,想出了妙招,最后明朝廷,成功收到了一张狮子皮 。
当时京都的西苑,是圈养狮子的地方 。据史料记载,驯养师通常是胡人,享受正三品待遇,而一头狮子,每天至少要吃掉一只活羊 。
外国人一批又一批来访,他们带来了更多的狮子 。虽然名义上是进贡,实则属于变相贸易,明朝政府会交换其他商品,而且价值更高 。后来,这种你来我往的亏本买卖,遭到了一些大臣的质疑 。在明孝宗时期,吏部尚书耿裕就曾经建议,“南海非西域贡道”,表示我们不需要过量的狮子,希望拒绝贡品 。
后来,孝宗为了削减开支,提出了放生政策,要求取消圈养虎狮豹等动物 。负责执行的官员,一下子被难住了 。因为随意放生,这些猛兽必然会伤人,但是将其全部杀掉,又不符合放生的初衷 。结果孝宗很快想出了办法:“从现在开始,不给这些动物提供食物,它们自然就活不成了 。”
清代开始,雌雄一对的石狮子,成为常规设置 。对于狮子头上的“卷发”,也有了严格规定 。这种被称为“肉髻”的造型,在各等级官员的大门口,数量是不同的 。紫禁城里的石狮,最多有45个肉髻 。一品官员是13个,然后往下依次递减 。到了七品官之后,不允许摆放石狮,只能以狮子形状的纹样代替 。
康熙年间,皇帝南巡的时候,要求带上活狮子 。人们将狮子栓在船头,然后从岸上拖来活猪作为食物 。活猪还在岸上时,不停的嚎叫,待拖到狮子跟前时,立马闭嘴了 。接着,狮子瞅上前去想闻一闻,结果那活猪当场就吓昏了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