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史:名将陆逊竟因莫须有罪名忧愤而死

吴太祖大皇帝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生于下邳(今江苏徐州市邳州) 。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 。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 。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遭刺杀身亡,孙权继而掌事,成为一方诸侯 。
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与刘备联合于赤壁打败曹操军队,建立了孙刘联盟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派吕蒙袭取刘备的荆州成功,使其领土面积大大增加 。黄武元年(222年),孙权被魏文帝曹丕封为吴王,建立吴国;黄龙元年(229年),孙权正式称帝 。孙权称帝后,设置农官,实行屯田,设置郡县,并继续剿抚山越,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在此基础上,他又多次派人出海 。
黄龙二年(230年),他派卫温到达夷州 。孙权晚年在继承人问题上反复无常,引致群下党争,朝局不稳 。太元元年(252年)病逝,享年71岁,在位24年,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葬于蒋陵 。是三国时代统治者中最长寿的 。孙权对武将能推心置腹,文臣就远远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 。如同房间里的花盆,虽然也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但更多的是为了美观,是种摆设,最重要的是:请靠边站 。来看看文臣之首,孙权的开国功臣张昭和几任丞相的命运 。
网络配图
孙权在武昌称帝的时候,大封功臣,但有一个名人成了被遗忘的角落,那就是张昭 。同事们开始见到张昭时,都拱手说恭喜恭喜,预祝将登丞相大位,张昭也自信满满 。不久任职通知公布,大家都傻眼了,丞相叫孙邵 。这可是孙权称帝后第一任大管家,但好多人还搞不清楚,这是谁啊?
他确实没有什么名气,在北方时曾担任过大名人孔融的秘书,孔融称赞过他有“廊庙才”,也就是国家的栋梁 。后来跟着刘繇到了江东,追随孙权后担任过庐江太守 。这样的人在孙权阵营一抓一大把 。他任丞相三年,没有做过任何惊天动地的大事,就无声无息地去世了 。
那为什么不选张昭呢?孙权刚继位的时候,危机四伏,人心惶惶,张昭和周瑜一文一武,挽狂澜于既倒,对稳定江东居功至伟,说是擎天柱一点都不过分 。然而孙权登基后一次宴会上,口口声声只提周瑜,让张昭的老脸往哪里摆 。他几次想站起来为自己辩驳,孙权都没有理他,张昭最后实在忍不住了,就站了出来 。孙权没有等他出口,冷冷地说:如果听张公的话,我们就要到别人那里要饭了 。
【三国史:名将陆逊竟因莫须有罪名忧愤而死】这句话戳到了张昭的痛处,因为赤壁之战的时候,张昭是主张投降的,这是他一生的污点 。张昭知道大势已去,“大惭,伏地流汗” 。孙权难道真不知道他立下的汗马功劳吗?完全不是,冷落是与张昭的性格有关 。现在很多人都会说:我这个人说话比较直 。其实从另一角度理解,就是他这个人缺少修养 。
张昭说话就直,常常摆老资格,把自己当成是孙权的老师 。看到孙权打猎,就说不要逞匹夫之勇;看到孙权喝酒,就说你难道想做商纣吗 。要么是让孙权羞愧难堪,要么是逼着孙权当众检讨 。孙权年轻时勉强能接受,随着年龄增长,对他的讨厌与日俱增 。
这次谈话后,张昭很知趣,先是担任了一些虚职,后来以老病为借口,上书请求回家养老,孙权爽快地同意了他的要求 。从此,张昭大多数时间就在家写书了 。
孙权任孙邵为丞相是想告诉大臣:这个位置是个摆设,不要来跟我争权 。孙邵去世以后,孙权的第二任丞相叫顾雍 。顾雍小时拜蔡邕为老师,就是才女蔡文姬的父亲,学习弹琴和书法 。
网络配图
他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低调,沉默寡言 。他被孙权提拔为尚书令的时候,他回家也不说,正常上下班 。家人毫不知情,直到后来听说才大吃一惊 。他越是低调,孙权对他越是尊敬,越是信任 。他平时不怎么讲话,但开口必说到要害处 。孙权感叹:顾君不说话,只要说了言必有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