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孤儿观后感800字 赵氏孤儿观后感 赵氏孤儿观后感3000字( 二 )


相反,人们可能会对屠岸贾的“死”拍手称快,因为屠岸贾代表着“邪恶”,当“邪恶”势力被铲除时,人们自然是举手欢呼 。由此可见,人们对于“悲剧”的判别是有一定倾向性的 。这个“悲剧”究竟有着怎样的倾向性呢?
对此,我们很有必要来理解一下鲁迅对悲剧的阐释 。

赵氏孤儿观后感800字 赵氏孤儿观后感 赵氏孤儿观后感3000字

文章插图
屠岸贾是历史上有名的”邪恶势力“代表
1.鲁迅对“悲剧”的阐释:“生命价值”和“精神价值” 。
鲁迅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中,谈及他对“悲剧”的理解:
“不过在戏台上罢了,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
在鲁迅看来,“悲剧”就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这里的价值主要是指“生命价值”和“精神价值” 。人们以往对“悲剧”的理解主要着眼于“生命价值”,当宝贵的生命一旦消亡,就沦为“悲剧” 。
然而,根据鲁迅的定义,“悲剧”的要以除开“生命价值”之外,还包括“精神价值” 。所谓“精神价值”,主要是指一些“积极的”“正义的”“永恒的”东西 。当这些“积极的”“正义的”“永恒的”东西被毁灭以后,就成为了“悲剧” 。
在某种意义上讲,“精神价值”的毁灭甚至比“生命价值”的毁灭更为悲壮!
赵氏孤儿观后感800字 赵氏孤儿观后感 赵氏孤儿观后感3000字

文章插图
影视作品中的”公孙杵臼“形象
2.“复仇”行动:“幸存的悲剧”和“彻底的悲剧” 。
早在春秋时期,“恩怨情仇”的故事就在社会群体间流传开来 。自从有了“人情”,便有了“恩怨”;自从有了“恩怨”,便有了“施报” 。“报恩”和“报仇”这两种行为,同时在社会中开展起来 。
战国时期的恩怨情仇事件极其众多,而“赵氏孤儿”就是其中的典型例子 。
“下宫之难”以后,程婴和公孙杵臼活下来的原因是“报恩”,报答当年赵朔对他们的礼遇之恩;而作为赵氏家族唯一男婴赵武活下来的原因则是“报仇”,为当年被屠岸贾屠杀的赵氏家族而报仇雪恨 。
在这些恩怨情仇中,无论是“报恩”还是“报仇”,都免不了要牺牲生命 。而中“复仇”行动的过程中,既诞生了“英雄”,也产生了“悲剧” 。
如果“复仇”行动获得最后成功,那么即使毁灭了“生命价值”,但“精神价值”还得以保留,我把这种在各种矛盾冲突中“精神价值”得以保存的悲剧称为“幸存的悲剧” 。
如果“复仇”行动最终失败,那么“生命价值”和“精神价值”将同时毁灭殆尽,我把这种悲剧称为“彻底的悲剧” 。
在“幸存的悲剧”中,人们经过斗争,最终正义战胜了邪恶;而在“彻底的悲剧”当中,最终则是玉石俱焚,甚至是邪恶战胜了正义 。
《赵氏孤儿》属于“幸存的悲剧”,人们以牺牲“生命价值”的方式,最终挽救了“精神价值”,正义的一方战胜了邪恶 。
当然,在历史上,“彻底的悲剧”也不少,“邪恶”最终战胜了“正义”,只不过这种悲剧最后记录在史书上都是被“美化”和“包装”过了的 。
赵氏孤儿观后感800字 赵氏孤儿观后感 赵氏孤儿观后感3000字

文章插图
电影《赵氏孤儿》剧照
3.“大团圆”结局:抹杀了作品本身的“悲剧性” 。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大团圆”现象非常普遍,文章中结尾时要么“梦想成真”,要么“幻化理想”;要么“夫贵妻荣”,要么“终成眷属”;要么“好人存活”,要么“恶人除尽” 。
《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和刘兰芝双双殉情之后,化作“鸳鸯”也要彼此陪伴;《梁山伯与祝英台》中,梁山伯与祝英台生前无法在一起,死后化为“蝴蝶”也要终身相依 。“孟姜女”最终哭倒了长城,而“窦娥”最后也得到了申冤 。
这种“大团圆”结局,一方面展现出人们对于美好、和谐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却也暗示出现实的冷酷残忍 。
这和西方的“悲剧”是完全不同的,西方的悲剧敢于呈现出破败苍凉、毁人灭己的结局;而中国的古典“悲剧”则往往“被和谐”了,“被大团圆”了,所展现出来的基本上是一个“美好”的东西 。因此鲁迅批评这种“大团圆”是“封建制度的颂歌”,真是不无道理!
这种“大团圆”式的结局,不但造成一种自欺欺人的“迷局”,而且还抹杀了作品本身的“悲剧性” 。
人们无法从“悲剧”中获得彻底的反思,反而失去了“真”的价值追求,这岂不是毁灭了“生命价值”之外的“精神价值”,沦为一种“彻底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