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音词汇,什么是和声( 五 )


度,因此需应用变音,形成类似导音进入主音的声部进行 。另外,为了避免减五度与增四度,亦需用变音 。这为各类调式逐渐演变集中为大、小调体系创造了条件 。
由于在各个乐句结束处不同的停顿音上构成类似Ⅳ—I、Ⅴ—I或Ⅳ—Ⅴ—I的和声进行,形成了以后转调的萌芽 。
17世纪,早期巴罗克时代 随着单旋律乐曲的形成和歌剧的产生,采取为单声部歌唱加和弦式伴奏的方法 。开始应用数字低音以指示伴奏部分的和声,由键盘乐器演奏者即兴弹奏,以纵的音程结合为基础,使和声的作用加强,并形成以平均节奏持续流动的低音线条 。器乐中和弦式织体的发展,对逐步形成主调音乐有重要意义 。由于戏剧性内容表现的需要,开始重视发挥和声——特别是不协和弦的表现作用(如C.蒙泰韦尔迪、J.佩里等在歌剧中用七和弦来表现哀叹和不幸等内容) 。属七和弦的应用,成为确立大小调调性的重要条件 。至17世纪后期,虽然还存在着中古调式的影响,但大、小调体系已得到确立 。大、小调成为旋律与和声的调式思维的基础;它们之间的调式色彩对比成为音乐中的重要表现因素 。
18世纪上半叶,后期巴罗克时代 在这一时期中,器乐写作得到更大的发展,建立在大、小调和声体系基础上的自由复调音乐是主要的织体形式 。继续应用数字低音作为键盘乐器和声部分的写谱方法 。和声作为构成曲式的要素,对于这一时期的乐曲结构,包括赋格曲、古二部曲式、早期奏鸣曲式等,均有重要作用,形成了调性布局的规律:大调乐曲先转至属大调,以后再转向其他近关系调;小调乐曲先转至属小调或平行大调,以后再转向其他近关系调 。在转调布局中注意到调性的功能与色彩的对比 。小调乐曲结束的主和弦常用大三和弦,称辟卡迪三度,这种方法自16世纪后半叶得到普遍应用起,一直延续到18世纪中叶 。同主音大小调的变化是这一时期使用的一种音乐对比方法 。平均律键盘乐器的应用,使乐曲所用的调和转调的范围得到扩大,J.S.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是这类乐曲的典范作品,对后世音乐艺术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这一时期的和声材料除各级自然和弦外,变音和弦如副属和弦、减七和弦与那不勒斯六和弦等应用较多 。器乐中各种和声织体,如和弦式、分解音型式等的应用,使主调音乐风格获得进一步发展,逐步向18世纪后半叶的主调音乐体制过渡 。在这一时期内,不少作家重视以不同的和声材料来表现不同的音乐内容,发挥和声的表现作用 。如在巴赫作品中,以单纯的和声表现欢快、赞颂、希望、和平等内容 。以半音化和声与不协和弦表现幻想性、戏剧性与苦难、忧伤、哀悼等内容 。巴赫在《马太受难曲》中用低音的半音上行、变音和弦与不协和弦等手法,描绘了“大地震动,岩石崩裂,死者从墓中升起……”的情景 。
这一时期的和声虽以大、小调体系为基础,但中古调式在一部分以众赞歌为基础的声乐、器乐曲中仍有应
用 。
18世纪后半叶,古典乐派时期 主调音乐成为主要的体制 。当时所追求的思想内容与结构形式上的单纯明晰的特点,也表现在和声手法的简朴方面 。大、小调体系成为和声的基础,中古调式消失其影响 。和声的调性意义更为明确集中,强调主、下属与属七 3个主要和弦 。数字低音在创作中已不再应用,低音也摆脱了流动性线条的束缚 。由于结构的方整性,并且没有复调音乐中那种错综复杂的声部与节奏,使和声的节奏规律化与节拍化,以对称、平衡的和声进行为主体 。离调、移调模进、减七和弦、增六和弦、同主音大、小调对置等均普遍应用 。开始应用和声大调式,应用降Ⅵ级大三和弦的阻碍收束,随着半音化和弦外音的应用,装饰性的半音进行也得到发展,成为一种富于色彩的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