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的生活环境是什么 蚂蚁的生活环境在哪里( 二 )


这个高明的决策蚂蚁是怎么做出的?Wilson没有搞清这个问题 。后来有个权威专家说蚂蚁会看天光 , 是根据太阳偏振光的方向辨明窝的方向和地点的 。蚂蚁工作起来不分昼夜 , 它们在漆黑的夜晚又该如何运食入巢?在无光的巢穴内会不会乱成一锅粥?1998年前后 ,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的沈钧贤决心验证这一假说 。沈老师的实验分两步:一 , 改变偏振光的角度 , 对蚂蚁找路没有影响;二 , 改变其他条件而不改变偏振光 , 对蚂蚁找路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这样就基本否定来靠偏振光找路的理论 。
蚂蚁不靠偏振光找寻回窝的直路 , 又靠什么找直路呢?对于蚂蚁直线回窝只有两种可能 , 一种是蚂蚁运用视觉找寻回窝的直路 , 一种是蚂蚁运用嗅觉找寻回窝的直路 , 即蚂蚁的第一性信息是视觉信息还是嗅觉信息?先理清这个问题 , 后面的解释才会有条理 , 不然左手画方 , 右手画圆 , 两不能成 。以视信为第一性信息的人查找任何信息 , 都不愿抛开视信而轻易相信它类信息 , “鞋子是否合脚?”不论它是否适合视信来鉴真 , 总少不了视信审视一番 , 所有信息都要归结为眼见为实才让人心安 。麦哲伦完成环球航海之后 , 拿到环球航海图的人都能复制他的壮举 , 因为路径不会变化 , 航海方法不会变化 , 根本规律不会变化 。虽然第一次航行艰难 , 而开出航线就是发现规律 , 后人照此航行就方便了 。蚂蚁直线返巢的规律是什么?找到此规律后 , 人寻找被偷走的手机、被劫持的人质与查找潜滋暗长的疾病何尝不能依照这样的规律行事呢?欲清楚解释蚂蚁在陌生环境中第一次直线回家 , 只有先明白蚂蚁的第一性信息 , 才能围绕该信息的优缺点解释蚂蚁行为在该信息的驱使下的表现 。人总以为其他一切生物都是以视信为第一性信息 , 其实不是这样 。生物的身体特征、生存环境各不相同 , 这决定了它们摄取信息的角度不可能千篇一律 。比如蝙蝠找食就不以视信为第一性信息 , 蚊子可是生有超强的单眼与复眼 , 科学研究已表明蚊子找食的第一性信息是嗅信 。如果蚂蚁是靠视觉找路 , 那么 , 在黑夜及洞穴中等无光的环境下便不能有条不紊地工作生活;如果蚂蚁会看天光 , 那么它的觅食半径可以无穷大 , 即蚂蚁永不迷路 。这两点都不难验证 , 假如这两点都不成立 , 那么对蚂蚁找路一切以视信为第一性信息的观点都值得商榷 。话虽如此 , 还是请让我以视听为喻体来描述嗅信 。人的视觉能看桂花的形 , 人的嗅觉能品桂花的香 , 但人不能以第一性信息直接鉴赏桂花的香 , 人的主要信息接受器官对香气的品鉴是有限的 , 视觉在鉴赏花香过程中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 , 效果不及问道于盲 。同理 , 在正常活动区域内 , 蚂蚁的嗅觉能辨识蚁巢的气味 , 视觉能看身前的路形 , 但视野有限且路途生疏 , 视觉对于归巢的功能是微不足道的 。它主要依靠嗅觉判断归巢路径 , 力争直线回窝 , 并沿途留下循迹气味信息 , 方便工蚁在接到气味信息后来搬运食物 。只有走直线回家 , 巢穴的气味浓度是稳定的直线式上升 , 越来越浓 , 而走曲线回窝气味浓度则忽高忽低 , 漂浮不定 。蚂蚁用气味找归途的本质是以嗅到的气味浓度为依据规划回窝路线 , 如同人用视信回家时以看到的家及附近的参照物的清晰度低与高 , 辨认自己与家的远近 。
同样是气味找路 , 何以蚂蚁的觅食之路与回窝之路又大相径庭呢?虽然回家的直路要比觅食的弯路更经济高效 , 可这都是同一只蚂蚁的行为 , 都采用后一条路径不是更好?也许这正是气味找路但因食物与巢穴二者的气味差异所致 。先断定嗅信是蚂蚁的第一性信息 , 视信是蚂蚁的次要信息 , 次要只是说它的作用不大 , 但不是没有作用 , 如同蝙蝠被堵住嘴与耳时 , 眼睛仍有探路作用 , 不过这作用不太灵光 。在有效视距内 , 要有光亮、视角、无障碍物等条件 , 才能发挥正常的视觉功能;要满足嗅觉的正常功能 , 须在有效嗅距内无大风 , 合适的温度、湿度等条件 。从各自所需的条件看 , 视觉与嗅觉在使用过程中分别借助完全不一样的条件 , 遵守完全不搭边的准则 , 如黑暗与障碍物都不能遮蔽嗅信但能阻断视信 , 风向可以决定嗅信的走向但不妨碍视信 。所以从视觉的角度看嗅觉 , 从嗅信的角度看视信 , 不知所云莫名其妙太正常了 。由于人的视觉不能看到浓郁的桂花香 , 因此它更不可能看到其他稍弱的气味 。气味对于视觉来讲 , 纯属看不见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