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锐生平简介,维新变法的志士

杨锐(1857-1898),字叔峤,四川绵竹人,清末著名的维新变法志士、戊戌六君子之一 。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杨锐顺应时代潮流,日益慷慨谈论变法,逐渐强化救亡图存意识,积极投身到康有为、梁启超发动的维新运动中去,敢于抗争,最后还为维新变法事业牺牲自己的生命 。
杨锐在青年时代就取得科举功名,长期在张之洞幕府作幕僚,深受器重,后又官至内阁中书、侍读 。按理说这样一位饱受封建传统教育而又本已做京官的知识分子,是不难平步青云的,可是他却逐渐转型成为一位维新变法志士 。可以说,杨锐的人生既有封建士大夫的一面,又有维新变法志士的一面 。他在清末维新变法活动中的光辉业绩,永远值得后世敬仰和传颂!
读书时受张之洞赏识 受邀请担任其幕僚
【杨锐生平简介,维新变法的志士】清咸丰七年(1857),杨锐出生于四川省绵竹县城小西街一个书香门第之家,幼年承蒙父兄教养,少年时诗文开始崭露头角 。同治十三年(1874),杨锐17岁参加绵州乡试,因文章内容不合州县主考官口味,未被重视 。后到成都参加院试时,他的试卷被时任四川提学使张之洞批阅,甚为惊讶称赞 。面试时,张对杨锐谈古论今、关心时事的才华大加赞赏,视为蜀中奇才,并将他与其兄杨聪二人比为蜀中当代的苏轼和苏辙,当即将杨锐收为门下弟子,协助官府校审各种文稿 。
光绪元年(1875)春,清末四川官办最高学府——成都尊经书院成立,杨锐被选入院学习 。在学期间,该院让杨锐校对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十一、十二、十三卷,他校对的最快最精,深得当时书院山长王闿运的青睐,并赞曰:“有骆宾王本事”,即自古才子出少年 。
光绪八年(1882),杨锐以尊经书院优禀生资格参加朝考,考中举人,授予候补知县 。光绪十年(1884),杨锐被已升任两广总督张之洞招募入广州城当幕僚,协助张料理军政运筹事务和奏牍文书的草拟 。
主张抵抗外敌 上谏惹恼慈禧太后
担任张之洞的幕僚初期,正值法军侵犯越南北部和我国滇桂边境地区,杨锐力主援越抗法,发出过“极目南云何处尽,汉家铜柱在交州”的呼喊,使人为之振奋 。1885年当广西巡抚冯子材率军出关,打败法军三路进攻,夺取镇南关-谅山大捷的捷报传来,杨锐满怀激情,代张之洞草拟了《广军援桂奏稿》,此稿成为中法战争史上的一篇重要文献 。
光绪十五年(1889),杨锐以举人身份参加京师顺天府乡试,考取清廷内阁中书,获章京记名,留京城协助编纂《大清会典》,书成后,被晋升为内阁侍读 。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迫在眉睫,慈禧太后却在此时挪用海军军费上千万两白银修建颐和园和三海(即京城北海、中海和南海)工程,筹办六十大寿 。太监寇连才阻谏被杀,无人再敢直言劝阻 。独有杨锐激励御史王鹏运进谏并代王作疏上奏,奏折中有“齐顷公败于鞍,七年不饮酒食肉,越勾践败于会稽,二十年卧薪尝胆”之句,借古喻今,义正词严 。慈禧太后看后甚为恼怒,要军机大臣、恭亲王奕訢将其充军,奕訢回答:“言官无邪”,杨锐方得幸免 。
积极维新 动员张之洞入强学会
光绪二十一年(1895)5月初,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消息传来,康有为发动在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一千三百多名应试举人联名上书都察院,要求“拒约、迁都、变法”,史称“公车上书” 。在公车上书名录中留下姓名的有603人,其中四川举人71人,杨锐就是其中之一 。
同年8月,杨锐会同文廷式、康有为等18人在京发起组织“强学会”,积极倡导变法维新活动 。与此同时,杨还联络京城好友张权(湖广总督张之洞之子)等人,动员张之洞加入强学会 。为此,张之洞捐银5000两,表示愿意参加该会 。后来,强学会被封建守旧派强行查封,杨锐又联合会中仁人志士大力抗争 。清廷迫于各种压力,只得将强学会旧址改设官书局,让杨锐负责选书事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