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唐太宗最爱的女儿晋阳公主为何未笄而逝?

晋阳公主(约633年-644年) , 其名于史无载 , 字明达 , 乳名兕子 。是唐太宗最为喜爱的女儿 , 母为文德皇后长孙氏 。贞观十年(636年)长孙皇后去世后 , 被唐太宗带在身边亲自抚养 。
晋阳公主为人聪慧善良 , 性情温和 。每次李世民因故发怒 , 她都能明晓父亲心理 , 慢慢劝解 , 对大臣等起到了很好的庇护作用 。
由于自幼由李世民亲自带大 , 晋阳公主学了一手好书法 , 尤其是飞白 。她所写的飞白书和她父亲的相比 , 几乎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 。
晋阳公主十二岁时因病去世 , 唐太宗十分悲痛 。晋阳公主入葬后 , 下令在公主墓旁营建佛寺为女儿追福 。
网络配图
名字含义
晋阳公主字明达 , 幼字兕子 。明达一词 , 是佛教常用词汇 , 明指三明 , 达指三达 。在阿罗汉叫做三明 , 在佛则叫做三达 。象征智慧 , 对世事了悟通达 。太宗为公主取字“明达“许是公主聪慧伶俐 , 另一方面也是父亲对女儿的寄望 。
“兕“在古文中被认为是与犀牛并列的另一种动物 。《山海经》曰:“兕在舜葬东 , 湘水南 。其状如牛 , 苍黑 , 一角 。“具体说来 , 兕就是小独角犀 , 十分凶猛壮硕 。唐太宗夫妇为女儿取“兕“为小名 , 必是出自父母爱女之心 , 希冀爱女能够远离一切不测和疾病 , 象兕一样顽强 , 健康成长 。
封号晋阳
晋阳对初唐而言有着特殊意义 , 《旧唐书·地理志》记载:北京太原府……领晋阳、太原、榆次、太谷、祁、阳直、寿阳、盂、乐平、交城、石艾、文水、辽山、平城、乌河、榆社十六县 。“可知晋阳乃是李唐龙兴之地 , 高祖李渊亦言:“朕起义晋阳 , 遂登皇极 。“唐太宗亲历隋乱 , 起兵太原 , 晋阳对于他而言自然也有着特别的意义 , 将女儿封号晋阳 , 可见对爱女的重视 。
慈父亲养
晋阳公主李明达唐太宗与长孙皇后夫妻恩爱 , 伉俪情深 , 对于皇后所出子女唐太宗自然也是爱屋及乌 , 各类偏爱事迹不胜枚举 。
贞观十年(636年)晋阳公主“始孩“之时 , 长孙皇后离世了 , 痛失爱妻的唐太宗悲恸之下决定亲自抚养妻子留下的一双幼小儿女 。正因为唐太宗这一空前之举 , 史书上留下了令人瞩目的一抹温情:“晋王及晋阳公主 , 幼而偏孤 , 上亲加鞠养“ 。
晋阳公主也是有史可考的唯一一位被皇帝亲自抚养的公主 。
网络配图
游地思母
长孙皇后去世之时 , 晋阳公主还在始孩 , 因年幼还不明白母亲去世是怎么回事 , 虽然有父亲和兄长的朝夕相伴 , 但时间长了 , 晋阳还是渐渐感觉到自己的生活与众不同 , 父亲固然疼爱她 , 但也无法代替母亲的爱 , 年仅五岁的晋阳开始思念起了母亲 。唐太宗外出巡幸都会带上晋阳 , 每次经过皇后生前所游之地 , 便会告诉女儿 , 公主闻之 , 总是不胜哀泣 。
临摹父书
晋阳公主从小长在唐太宗跟前 , 父女感情非常深厚 , 互动也十分温情 。太宗是书法爱好者 , 自己也写得一手好字 。耳濡目染之下 , 晋阳公主对书法也很爱好 , 尤其是父亲最擅长地飞白 。晋阳宫中常常临摹父亲的飞白体 , 久而久之写字时便有了太宗的风格 。将太宗和晋阳公主的字出示大臣 , 大家都无法辨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