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目前东西方艺术教育都存在各自的问题,看上去问题的表现形式很不同,可究其原因是相同的:都是由学院体系认识的程式化导致的 。由于教学必须是具体的、可量化的东西,“技法”“形式”容易说清楚,但艺术的核心部分却难以量化,所以,学院最容易陷入孤立地研究艺术形式和手法的教条中,把艺术研究局限在量化的形式、材料中,导致了从根本上抓不到艺术的核心问题 。
我在欧美艺术学院多次演讲,经常与研究生进行讨论 。现在世界各地的很多年轻人都来纽约发展,我从这些毕业生的作品和他们的困惑中,看到了西方艺术教育的问题——偏颇地强调创造性 。
对于艺术创作来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无疑是极其重要的 。但问题的关键是,现在把创造性思维的获得,引入到一种简单的模式(量化)之中,而不是对创造性产生机制,从根本上进行探索 。事实上,创造性的获得是有规律可寻的,但它的发生又相当“个案” 。一味地对学生强调创造性,但教给他们对待创造性的态度和渠道却是一样的,结果使学生充满了创造性的愿望,却拥挤在只为“创造性”而创造的窄路上 。由于思维方法基本一样,自然,创造的结果也都一样,这反而损坏了学生本来就具有的一部分创造性 。
文章插图
再从西方具体教学方法的弊病来分析,他们的主要方法是强调对作品的解说能力 。比如,学生必须说出所创造形象的理由、出处、受影响的来源等,这里面有个非常大的悖论,即视觉艺术最有价值的部分是不能用语言代替的,正因为有些事情语言永远不能解说,所以才有艺术 。因此,最有价值的艺术创造更是难于在解说中找到合适的上下文,若教授强行把学生的思维嵌入艺术史的模式中,它将使学生对作品本身不负责任,而对解说的效果特别看重 。所以,这种方法解决的不是艺术创造本身,而是为艺术辩解的能力,它将致使艺术学院的毕业生都会做一种能自圆其说的、标准的必然也是简单的现代艺术 。就像我们的毕业生一样,都有一手娴熟的绘画技能 。
这种弊病是如何形成的呢?西方艺术是以艺术史写作的框架和方法为目标的 。西方艺术史的基本态度是,记录那些对艺术史有明显的形式改变的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那些有明显可阐释性的作品) 。艺术家以此为目标,创作动力却与创造性本身无关 。另一个客观原因是,在北美,成功的艺术家不需要在学院任教,在学院的艺术家,大部分又是在主流系统中不具备成功经验的人,这怎么能给学生以有效的引导呢?
谈到中国当代艺术教育的长短,利弊当然是交织在一起的 。比如,我们的艺术教育与传统没有明显断裂,这是长处;但传统与新型社会形态需求的关系,却并没有解决 。学生的学习有相对明确的标准和根据,但这套成熟的体系却只偏重技能的传授,学生直到毕业,也没有把艺术的道理、艺术是怎么回事搞清楚 。具体说就是,身为一个艺术家,在世界上是干什么的?他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他与社会构成一种怎样的交换关系?要想成为一个以艺术为生的人,就必须搞清楚你能交付给社会什么,这样社会才能回报你 。
现在的美术教育中,一部分先生讲艺术史论,另外一部分教技巧,但我总感觉缺少一个中间的环节,没有人讲两者的关系和其中的道理 。一个学生如果弄懂了这个道理,他在什么环境、做什么工作都没问题 。
- 长痘痘吃什么最好 痘痘反复长是什么原因
- 世界上智商排名第一的狗是什么狗
- 配镶钻石是什么意思,s925的戒指,有可能镶钻石吗?
- 湿婆的形象特征是什么样的?湿婆的妻子是谁
- 首阳大君李瑈和昭宪王后是什么关系?
- 萧道成篡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过程简介
- 宋朝官服上面的白圈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 智商最高都狗是什么狗
- qq号查找是什么意思
- a站 b站都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