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声频率范围 人声频率范围及各频段( 二 )


但效果往往是耳朵不发声崩音的时候,向下的低频和向上的中频也随着中低频吸收的减少而压低,使得声音听起来更细,缺乏丰富度 。结果大家拼命想降低这个中低频带的峰值,还以为是对的 。这样一来,音乐的可听性就大大降低了 。现在很多音响发烧友经常说干、瘦、涩、暗沉等 。在争夺设备系统的时候,这是对这个频段控制不好的表现 。这个乐队的乐器包括刚才提到的下乐队,定音鼓,贝斯等 。
中频(中音)
音频上的中频从160Hz到1280Hz,跨越三个八度(160Hz-320Hz,320Hz-640Hz,640Hz-1280Hz) 。
这个频段包含了几乎所有的乐器和人声,所以也是最重要的频段 。人们对乐器音域的误解通常是中音部分 。比如小提琴的音域大部分都在这个频段,但是大部分人都误以为小提琴属于高音部分,也有人认为所谓的女高音音域也很高,但实际上女高音的最高音域只是在中频的上限 。所以这个频段的中频在声学上有多重要 。只要这个频率不够,控制不当,声音就会细 。有时候,这种单薄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所谓的定位和自我满足的虚假“焦点凝聚” 。
中高频(中高频)
从1280 Hz到2560 Hz,称为中高频(中高音) 。这个波段的乐器包括,小提琴高音域的四分之一左右,中提琴的上限,长笛、单簧管、双簧管的高音域,短笛、钹、三角铁等低音域的一半 。其实中高频很好识别,只要弦乐和木管的高音域都是中高频就可以了 。同时这个频段很多人会误认为是高频(高音) 。
高频(高音)
高频从2560赫兹到5120赫兹 。实际上很少有乐器涉及到这个频域 。因为除了小提琴、钢琴、短笛的上音域,其他大部分乐器都不会出现在这个频段 。
从扬声器交叉点的设计来看,这个频率范围都出现在高音单元中 。一般是近距离的嘶嘶声 。从高音单元的表现也可以证明,高音单元很少发出乐器或人声的音高,而只是发出该音高的高功率泛音 。
有人会说,既然高频部分根本没有任何乐器的声音,那么这个高音部分就不重要了吗?其实乐器的音高虽然很少出现在这个频段,但是大部分泛音都在这里表达,甚至在更高的UHF上!音高和泛音之和就是乐器的音色 。如果没有这个频段的良好表现,那么声音就会缺乏光彩!
【人声频率范围 人声频率范围及各频段】超高频
宽达5120Hz-20000Hz的频段为UHF 。
前面说过,高频以后就很少出现乐器了,超高频包含的是乐器和人声的泛音 。而一般乐器的泛音大多较高,能量越低,所以要求高音单元做得非常尖,能够清晰地再现我们常说的一些非常细微的声音 。由于超高频的特点,以及音响系统中对最终重放角色扬声器的要求,对高音喇叭的设计和制造要求非常严格!
比如一个高音单元为了清晰地再现所有细微的泛音细节,拼命设计一个很小的电流来推动单元的振膜,那么同样由这个高音单元负责的高频和部分中频就很可能时不时失真,因为这两个频段的能量比UHF大很多 。所以很多音箱的UHF很清晰的时候,就非常容易出现刺耳的现象 。
之后喇叭设计中出现了三路偏音的设计,于是分为中低音单元、高音单元、超高音单元三路 。高音单元通常负责13000赫兹以上的频率 。但是这个超高频单元设计的真正重点只是让高音单元不失真,同时又能再生超高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