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海攻打日本,元世祖忽必烈到底为了什么?( 三 )


那些把湖泊称为海,有着广阔的胸怀和超人的视野的英雄,都哪儿去了?那些逐水草而居、弯弓射大雕的游牧者,那些快马加鞭、风雨兼程的夸父式的骑手,都哪儿去了?那些缚龙的长缨,驭风的神驹、势如破竹的宝剑,都哪儿去了?那些气吞万里如虎的悲歌慷慨之士,都哪儿去了?
太液池和玄武池,饮了八国联军的马 。防火的寓意也成了莫大的嘲讽:称为“万园之园”的皇家林圆明园,首先被焚之一炬 。固若金汤的长城,没挡住敌寇的铁蹄……
网络配图
直到若干年后,北京的海子才恢复了壮志雄心,才恢复了“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情——作为其代表,中南海成为中华民族的心脏 。这里住进了一个伟人,他甚至敢于责怪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中南海这个名称,无疑已带有政治的意义:从中南海怀世堂里传出的,是新中国的声音 。中南海,终于真正地像海了——甚至比海洋还要辽阔、还要豪放 。一个民族充满了在大海上航行的感觉 。一个民族在寻找着自己的舵手 。哪怕这又是一次理想主义的远征——但终究是积极的、伟大的,标志着这个饱受凌辱的民族并没有沉沦,而是在不断地调整航向、谋求发展 。在航行中,它学会了规避漩涡、暗礁;在航行中它永不言败,并且最终战胜了风浪——挂满的风帆就像新长出的翅膀 。
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什么避风港,拒绝航行的话注定会萎缩、会渴死 。而一个缺乏冒险精神的民族将是没有出息的,一个畏惧悲剧的民族本身就是最大的悲剧 。于是,古老英雄的后裔从中南海重新出发了,呼唤着失落已久的尊严,呼唤着自强的史诗……我们,终于站立起来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毫不逊色 。我们,重新命名自己的梦想与现实 。
【跨海攻打日本,元世祖忽必烈到底为了什么?】北京有着这么多的海 。这么多的海引发了我这么多的联想 。我的联想本身,就是一片额外的海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