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止被盗墓古人也是很拼了揭秘反盗墓手法

古代帝王厚葬,那些埋在土里的金银珍宝自然免不了遭盗墓贼的毒手,俗话说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有盗墓贼,帝王们自然也会设计出各种反盗墓贼的机关暗器,保证这些盗墓贼有去无回 。
在所有的反盗墓手段中,最为神秘的是“伏弩” 。弩即是箭,伏弩,就是暗设在陵墓死穴(盗墓者必经之地)处,可以自动发射利箭的一种反盗集机械装置 。机弩,即装机械的弓 。伏弩一般只有帝王陵一类的高等陵寝才会使用,秦始皇的陵墓就有“伏弩” 。郭沫若在《中国史稿》第三篇第三章第一节中写道:“为了防止后人挖掘他的坟墓,秦始皇命令工匠装置了许多机弩,以射杀企图进入墓道的人 。”曹操的高陵内传说也设有机关,但此说不见于正史 。
网络配图
在墓穴中置放的杀人兵器,除了伏弩和机弩外,还有“悬剑”,但这两样东西的反盗誊原理都差不多 。被盗的名人墓中,唐朝风水大师袁天罡的墓里就有“悬剑” 。当地传言,附近李家坡盗墓者李某将袁墓打开后,盗走了墓内的陪葬物金箍金剑和20余件金具 。更有一剑悬于墓顶,有二人因以利刃击砍剑之强,落水而死,后将尸体捞出,尸身均被利尖穿烂 。从此,虽人皆知墓中有宝物,然无敢往取者 。
古代人常使用的毒物是水银,在秦、汉及之前的陵寝中,使用水银的记录较多,齐桓公墓内便置有水银池,水银蒸发形成的毒气 。给盗墓者制造了很大的麻烦 。置水银在陵墓中,最著名的当是秦始皇陵 。《史记·秦始皇本记》(卷6)记载,“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其陵使用的水银量惊人,注满了陵内的整个地层,形成了一个可怕的地下毒河 。试想,在密封空间内,如果有盗墓者侵入,谁还能活着走出来?
古墓中的尸毒、毒气到底是古人有意放置,还是后天形成 。在考古界也有争议 。古人在临终前几日,知自己寿限到了,往往会服食丹砂一类的东西 。以保证死后尸体久放不腐 。还有一个原因 。包括帝王在内的古人迷信增寿一类的不老药,丹砂、不老药这些药中,都含有水银一类的有毒物质,累积在体内、骨骼间,时间久了肯定要散发出来,客观上也就形成了“尸毒” 。
另一个反盗墓手段是用自霖石顶死墓遭 。在帝王陵中,反盗设计严密 。特别是后室(客骞所在)的防盗更严谨 。在专供棺棒运行的长长墓道上,从入口到地富一般至少设有兰道石门,多者七道,道道有机关,石门燕迭数吨至数十吨 。陵墓内一般设有多条迷道,盗墓者打开第一道石门后,未必就能找到第二道门,找到第二道石门,也未必就能打开第三道门,道道石门背后的“机关”也不尽相同 。
网络配图
1928年,军阀孙殿英盗掘清东陵时兵分几路 。在盗慈禧陵寝时,地宫的最后一道石门拦住了他 。本来打算用炸药炸开的,但又怕震坏陵内宝物,遂改用笨法子——撞 。40名士兵用粗木杠子,硬是将石门撞开了 。后来,调查人员在现场调查时发现,项门的自来石被撞成了几截 。另一路士兵在盗掘乾隆皇帝的裕陵时,怎么都打不开玄宫前的石门,情急之下,只好将其炸开 。
【为防止被盗墓古人也是很拼了揭秘反盗墓手法】疑冢防盗,有一个考古名词,叫“虚冢” 。虚冢,只是秘葬方式的一种,又称假坟、虚墓、虚葬、潜葬、潜埋,说白了,就是造若干假墓穴,而将真尸葬地隐匿起来 。传说中最著名的虚冢,当数孔仲尼的弟子为其设的五座虚墓 。晚清文人俞樾著《茶香室丛钞》引《东家杂记》称,当年孔子的坟西侧有五座假坟,都是石头砌成的 。这些坟都是他的弟子为他造的,目的是防止后人盗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