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杨坚一死王劭的文章就分文不值了?

隋朝学者王劭先生,由于博学多识,被隋文帝杨坚任命为国史副总编,也就是古时候的佐郎 。有一次,他在朝堂上对隋文帝杨坚说:“皇上眉骨圆隆,额头上有肉突起,好像干戈对立,这是龙的相貌呀!”并用手指点着杨坚古怪的大脸盘子,让群臣们细瞧 。隋文帝杨坚一听此话,大喜,当即就赐予了他财帛百段,并把他提拔为国史总编,也就是作郎 。王劭意识到自己的一番胡扯,不但得到了许多赏赐,而且还轻而易举的升了官,简直就是可喜可贺啊!于是在那样的便利下,他便一发不可收拾,大做起歌颂文章来 。
我们知道,隋文帝杨坚是靠篡周夺位而当上皇帝的,在那种情况下,他急需要在理论上论证自己当皇帝的合法性和必然性 。于是狡猾的王劭投机取巧,他在这方面下狠功夫 。他上书说,杨坚称帝,其实是上天早有预示的 。他说到:杨坚称帝的那一年,全国出现各种图像,有人在黄河便捡到两块奇石,上面有凸起的文字,一块上面刻着杨坚的尊名,一块的上面写着”八方天心“;另外,永州人又捡到了有图像的石头,把石头切开,有的是杨树形状,黄根紫叶;而汝水出现神龟,龟肚子下有”天卜杨兴“几个字......等等许多现象,王劭把这些自己想象出来的事情说得像真的一样,而隋文帝杨坚在看到后更是龙颜大悦,再次赐给他500段财帛 。
就是这样,王劭被钱财所诱惑,他趁热打铁挑灯夜战,赶写歌颂文章,献给杨坚 。他牵强附会,绞尽脑汁地写诗献给隋文帝,在种种解说《易经》的书和其他书籍中,千辛万苦地把一些预示称帝的敏感词都往杨坚身上套,弄得杨坚深信自己称帝是必然的,是历史的趋势 。除此之外,王劭还广泛搜集民间歌谣,引用佛经佛文,不断撰写关于杨坚称帝的文章,写成一本本的册子 。
而隋文帝杨坚则是命令属下在京城里举办高级培训班,由王劭带领着,让来自全国各地负责宣传的官员每天焚香净手虔诚诵读王劭所写的文章,并且还要求声调抑扬顿挫,如同歌咏 。就这样闹腾了一个多月,直至把王劭所写的都唱完,领会了要义后,才结束了这个荒唐的培训 。但是,对于此事,隋文帝可是十分的欢喜愉悦的,因此对王劭的赏赐更为丰厚了!
可以肯定的是,王劭是一个”杰出“的歌颂家,他不但善于把子虚乌有的事情说得恰有其事,言之有理,而且总能把坏事说成好事,把平常事说成奇事 。有一次,杨坚对王劭叹息道:”唉!我有五个儿子,有三个是无法成才的了 。“对此,胡话随口拈来的王劭回答道:”自古以来,英明的皇帝、圣明的君主,都是无法改变不肖之子的 。就好比如,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品德出众的也就只有两个,其余的德行都是不一样 。而尧帝有十个儿子,舜帝有九个儿子,都是不肖子······“在杨坚看来,王劭既把他比作黄帝和尧舜,又说他们的儿子都不行,他就放心多了,立马转忧为喜了!
王劭靠写歌颂文章、唱赞歌深得隋文帝杨坚的宠幸,也因此得到了不少赏赐,但是同样的额,他和历代绝大多数御用文人一样,皇帝一死,时代一变更,他的文章就分文不值了 。根据《隋王·王劭列传》记载的,王劭担任作郎近二十年,专门掌管编篡本朝的历史 。而关于他所撰写的,多采用迂阔怪诞的语言,辞彩和文义繁琐杂乱,无足称道 。只是被唐朝史官当做编修《随书》的参考资料,原文早已无存 。
【为什么杨坚一死王劭的文章就分文不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