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声桓和李成栋降清之后为什么三年之后又反清复明呢

一统秦两汉……两晋南北朝……两宋元明清……
这是中国历史朝代歌里的三句 。有两汉,西汉和东汉;有两晋,西晋东晋;两宋,北宋南宋 。为何没有两明,北明和南明呢?
用很多朋友的话说,明朝的抵抗者们,把一手好牌打烂了,导致南明只延续了十八年——若算到郑克塽投降,也仅仅三十九年——尽管中国历史上短命朝代不少,如秦、如隋,但一姓分两朝,基本是存续年代对半开,才会被以方位来区分——虽然为方便研究,有南明一说,甚至有一些历史学者写出了《南明史》,但它与崇祯皇帝上吊前的明朝相比,太短暂了 。不够格作为一个朝代与“北明”相提并论 。
那么,南明十八年,本来有哪些好牌呢?
其一,占有东南半壁
东晋、南宋,均非全国性政权,都是偏居江南 。南明当时的形势,亦是如此 。明朝两京制,在南京,还有一套班子,尽管多为退休官员的养老职位,可一旦需要,这些人的经验,却正好是新朝需要的 。若用得好,划江而治,不是没有可能 。
但,各路官员以及掌权的太监们,在一开始就闹起了乱子,拥立福王朱由崧还是拥立潞王朱常淓,闹得不可开交 。名留后世的史可法,当时就是拥立潞王一派 。福王即位之后,他自然没有发展空间,于是自请外出督师,最终城破身死 。
弘光帝即位前后,相继发生大悲案、太子案、童妃案,把个尚未稳固的形势,搞得更加风雨飘摇 。
其二、农民军归入明军序列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崇祯皇帝在忠心的太监王承恩陪伴下自缢 。后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对阵之中,闯军大败 。明末战争,从农民为吃一口饭而起义,变成了汉人为争一口气而抗清 。
然,弘光朝廷初立之时,确定的是借虏平寇之策,希望与清军夹击绞杀李自成、张献忠的军队 。结果证明,这是行不通的 。
继起的隆武帝朱聿键则务实得多,知道唯有联合农民军,才能保东南半壁 。于是在兵部尚书、光化伯堵胤锡等的运作之下,大顺军李过、高一功等部改为“忠贞营” 。后来,大西军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等部,亦加入明军 。联明抗清形势,最终形成 。且大西军经营西南十余年,可算是抗清的绝对主力 。与东南沿海的郑成功部交相辉映 。
其三、降清将领反正
江西总兵金声桓、广东提督李成栋均在1645年左右降清 。变成清军之后,他们战力倍增,攻城略地都算了,同时犯下了无数血债 。屠杀汉民,比清军还厉害 。当然咯,这也必须“理解”,投降之人,得用更多的鲜血,才能换得主子的信任 。
只可惜,清朝并不信任他们,没给他们想要的高官厚禄 。于是,1648年,两人先后在江西、广东反正归明 。当时永历政权惶惶不可终日,他们两人的归来,打乱了清军的部署,给了朱由榔等人喘息之机 。各地降清将领纷纷反清复明,抗清形势一度大好 。
其四、清朝两王战败身死,士气受损 。
1652年,定南王孔有德在桂林被李定国围困,清朝急派敬谨亲王爱新觉罗·尼堪经湖南打向广西 。孰料,尼堪未到,孔有德已知不免一死,先行自杀,儿子孔廷训被俘,数年之后,被李定国削了脑袋 。只余下个女儿孔四贞 。投降后金二十年的孔家绝后 。
孔有德死后,尼堪亦未逃过 。李定国在衡阳诱敌深入,一战将之击溃 。有说尼堪被明军割了首级,有说是被枪打死,反正两个字,挂了 。
数月之内,连杀两王——尼堪还是整个明清战争期间,死掉的清军最高阶将领——受此鼓励,很多归隐山林的原明官员,纷纷出来举起旗帜 。这是继1648年之后的第二次抗清高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