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杰出史学家和思想家章学诚是怎么死的?生平简介( 三 )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他应和州(今安徽和县)知州刘长城之聘,主持编修《和州志》,根据和州旧志提供的资料,广泛搜求文献,用一年多时间撰成四十二篇,并辑为《和州文征》八卷 。这次编修方志的活动对奠定章学诚的学术基础作用很大 。在修志期间的一封书信中,章学诚自称“检点前后,识力颇进”,“思敛精神为校雠之学,上探班、刘,溯源官礼,下该《雕龙》、《史通》,甄别名实,品藻流别,为《文史通义》一书” 。据章学诚后来回忆,他二十三、四岁时就产生了史书“于儒林、文苑之外,更当立史官传”的设想,但仅在《和州志前志列传》序例中才将这一设想阐发为考述史学源流的主张 。他认为,史官传的内容应当“申明家学”,“以书为主,不复以一人首尾名篇”,即不仅记述史家生平事迹,尤其应记述其史著的取材、编写、传布及后人攻习的情况 。对于一代之史而有多家著述者,要“条别诸家体裁,论次群书得失,萃合一篇之中” 。这种主张包含了倡导记述史学史、研究史学史的思想萌芽,是十分可贵的创见 。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夏,编修《和州志》期间,章学诚又与戴震相遇,就方志义例问题进行了面对面的辩论 。戴震将考据学方法推及修志,主张方志应以考核地理沿革为务 。章学诚批驳了戴震,指出方志应为一方之史,并非单纯的地理书,认为“考古固宜详慎,不得已而势不两全,无宁重文献而轻沿革耳” 。还进一步提出“夫修志者非示观美,将求其实用”的见解 。于是,他心目中这个权威的形象完全垮台,一扫原来的徬徨,大大增强了不趋从于考据学风、走自己治学途径的信心 。
时来运转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章学诚曾短期充任定州(辖境约当今河北省定县、曲阳、深泽三县)定武书院主讲 。五月应永清(今河北永清县)知县、挚友周震荣之聘编修《永清县志》,至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七月成书 。其体例与《和州志》最明显的区别就是立吏、户、礼、兵、刑、工六书 。这“六书”皆为汇编档案簿籍而成,便于保存历史资料,但却不能成为具有特见的、精炼的著述,正如后来他自己所说的:“永清全志颇恨芜杂” 。这促使章学诚继续对解决方志学术性与资料性的矛盾进行探索 。此年,章学诚还著成《校雠通义》四卷,这是与《文史通义》相并称的重要著作 。
编修《永清县志》期间,章学诚在科举考场时来运转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秋,应顺天府乡试中举,次年中进士 。但他自认迂疏,不具备做官的素质,始终未敢入仕 。这样,《永清县志》成书之后,他仍然过着漂泊客游的生活,几年内穷愁潦倒、十分困苦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赴河南谋事不成,归途遇盗,行李及所存著述被抢劫一空 。后来借朋友录存的别本重抄,但终不能复其全貌,其中《校雠通义》佚失第四卷,尤为可惜 。出于生计,章学诚先后在肥乡(今河北肥乡县)清漳书院、永平县(今河北卢龙)敬胜书院、保定(今河北保定)莲池书院主讲 。在清漳书院,他向学生提出关于学习志向的策问:“举业将以应科目也,假使诸生亦已登进士第,无所事举业矣,遂将束书而不观耶?抑将尚有不能自已者耶?”他指出:“学亦不当专为举业 。”表明章学诚自己虽然很热衷于科举功名,但仍将学术研究作为矢志不移的抱负 。在敬胜书院主讲期间,全家迁至永平,此后其家口常随其谋业地点的变更而流徙不定 。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章学诚客寓北京,身患重病,幸亏同乡邵晋涵将他接至家中,延医治疗,得以不死 。邵晋涵是一位著名学者,自十几年前与章学诚相识后,两人意气相投,这次病中,常与论学,每至深夜 。两人皆有意重修《宋史》,章学诚明确提出要将“以班马之业而明程朱之道”作为立言宗旨 。此年,他的著述中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就是较为深入地从哲理上探讨学术源流和治学风格问题,写出了《言公》、《诗教》、《与朱沧湄中翰论学书》等重要论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