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德潜(1673~1769年),字碻(què)士,号归愚,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清代诗人,著名学者 。
祖籍浙江吴兴郡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科,乾隆四年(1739进士),封光禄大夫,兼太子太傅,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乾隆三十四年,病逝 。
作为叶燮门人,论诗主“格调”,提倡温柔敦厚之诗教 。其诗多歌功颂德之作,但少数篇章对民间疾苦有所反映 。所著有《沈归愚诗文全集》 。又选有《古诗源》、《唐诗别裁》、《明诗别裁》、《清诗别裁》等,流传颇广 。
早年家贫
沈德潜早年家贫,从23岁起继承父业,以授徒教馆为生,过了40余年的教馆生涯 。尽管处境并不如意,但他并未弃学,在奔波生活之余,勤奋读书,16岁前已通读《左传》、《韩非子》、《尉缭子》等书 。他早年师从叶燮学诗,曾自谓深得叶燮诗学大义,所谓“不止得皮、得骨,直已得髓”,其自负可见一斑 。
仕途生活
沈德潜热衷于功名,但这样一个满腹才学的读书人,竟然科举屡不中,康熙三十三年(1694)被录为长洲县庠生后,40年间屡试落第 。在雍正十二年(1734)应博学鸿词科考试又被朝廷斥贬,他的诗作被禁止流传 。
四十岁所作《寓中遇母难日》中自表:“真觉光阴如过客,可堪四十竟无闻,中宵孤馆听残雨,远道佳人合暮云 。”凄清之意和不甘寂寞的心情溢于言表 。
从22岁参加乡试起,他总共参加科举考试十七次,最终在乾隆四年(1739)才中进士,时年六十七岁,从此跻身官宦,备享乾隆荣宠,乾隆七年(1742),授翰林院编修 。次年迁左中允 。累迁侍读、左庶子、侍讲学士,充日讲起居注官 。
乾隆十二年(1747),命在尚书房行走,又擢礼部侍郎 。乾隆十三年(1748),充会试副考官,以原衔食俸 。
乾隆十六年(1751),加礼部尚书衔 。其间曾为父母乞诰命,乾隆给三代封典,并赐诗,其中有句云:“我爱德潜德,淳风挹古福 。”侍郎钱陈群在旁唱和曰:“帝爱沈潜德,我羡归愚归 。”赐诗与和诗中巧妙地嵌入沈德潜的名“德潜”、号“归愚”,一时被传为艺林盛事 。
他70岁时,乾隆皇帝召其讨论历代诗源,他博古通今,对答如流,乾隆大为赏识,称之为江南老名士;并对大臣们说:“我和沈德潜的友谊,是从诗开始的,也以诗终 。”后乾隆又为他的《归愚诗文钞》写了序言,并赐“御制诗”几十首与他 。在诗中将他比作李(白)、杜(甫)、高(启)、王(士祯) 。
沈德潜77岁辞官归里,屋居木渎山塘街,著书作述,并任苏州紫阳书院主讲,以诗文启迪后生,颇得赞誉 。后获特许,在苏州建生祠,祠址在沧浪亭北的可园西侧 。
乾隆三十四年(1769),沈德潜去世,终年97岁 。追封太子太师,赐谥文悫,入贤良祠祭祀 。乾隆还为其写了挽诗,以钱(陈群)沈二人并称“东南二老”,极一时之荣 。
化为泡影
乾隆四十三年(1778),江苏东台县发生徐述夔诗案 。已故举人徐述夔所著《一柱楼集》诗词被认为悖逆朝廷,引起一场文字狱,沈德潜因生前在书中为徐写传而受株连 。乾隆大怒之下,亲笔降旨追夺沈德潜阶衔、罢祠、削封、仆碑,沈氏所有荣华顷刻之间化为泡影 。
主要成就
沈德潜年轻时曾受业于叶燮,他的诗论在一定程度上受叶燮的影响,但不能继承叶燮理论中的积极因素 。他论诗的宗旨,主要见于所著《说诗晬语》和他所编的《古诗源》、《唐诗别裁集》、《明诗别裁集》、《国朝诗别裁集》(后名《清诗别裁集》)等书的序和凡例 。沈德潜强调诗为封建政治服务,《说诗晬语》开头就说:“诗之为道,可以理性情,善伦物,感鬼神,设教邦国,应对诸侯,用如此其重也 。”同时提倡“温柔敦厚,斯为极则”(《说诗晬语》卷上),鼓吹儒家传统“诗教” 。
- 昆虫记小阔条纹蝶概括
- 做事比做人更重要的辩论辩稿,廉洁主要靠他律辩论赛一辩稿
- 20世纪的成就
- 揭秘:汉城条约的签订过程及主要内容
- 黄祖洽做出的贡献有哪些有关于他的主要论著分别是什么
- 旁遮普人:南亚巴基斯坦的主体民族,主要分布于巴基斯坦的旁遮普省
- 越剧演员筱丹桂的艺术成就及代表剧目
- 李鸿章的成就为什么远远不及大久保利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 克劳德middo;德彪西:法国作曲家,近代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
- 毕沅的个人成就有哪些有关于他的轶事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