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君臣恩怨:康熙帝和赵申乔之间的关系( 四 )


为了解决湖南的加派私征积弊 , 申乔建御碑亭 , 将康熙帝的旨意勒石通衢 , 严饬属员痛改前非 , 洗心奉职 。当时 , 湖南征粮一石 , 加派银四五钱至二三两不等 , 有软抬、硬驮、公费、脚价等名目 。条编银一两加耗至二三钱 。申乔下令全部废除 , 并对藐法不遵 , 重为民害者 , 据实纠参 。巴陵知县李可昌等人因此被革职治罪 。湖南的吏治民生出现好转 。
李光地曾是申乔的举荐者 , 对申乔在湖南的政绩感到欣慰 。他说道:“如今最苦 , 是朝廷用一清洁自好不要钱人 , 便群起而谤议之 , 造为蜚语 。闻其善则疑 , 闻上意不然之则喜 。如赵申乔到湖南 , 果将数十年积弊剔除 , 而京师人预言赵某一到 , 楚中必竟逼反 。今幸而一年 , 楚中尚贴然 。”[27]
此后 , 申乔疏言:清浪、平溪二卫僻处山隅 , 请改征本色为条银 , 以免运费;漕运旗丁耗赠银米 , 请于起运前预行给发 , 以免穷丁困苦;全楚延袤数千里 , 中隔洞庭大湖 , 路途既遥 , 风波复险 。选授教职时 , 请将湖北人授湖北之缺 , 湖南人授湖南之缺 。皆获清廷批准 。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 , 内阁学士宋大业奉命祭告南岳 , 返京后劾申乔轻亵御书等款 。康熙帝命申乔明白回奏 。申乔遵旨回奏 , 对宋大业的指控逐一驳斥 , 并指出大业之所以诬告 , 是因为曾两至湖南 , 多方需索 。此次入湘 , 因南岳庙工余银已报部充饷 , 不得遂其私[28] , 便捏词诬陷 。疏入 , 大业被革职 。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春夏 , 因商贩囤积居奇 , 湖南等地米价日贵 。申乔开仓减粜 , 米价稍平 。[29]八月 , 他疏言:“永州镇中营游击唐之夔违禁取利 , 将饷银发钱铺换钱 , 给银少 , 而取钱多 , 又令营兵放债 , 盘剥小民 。其永州镇总兵官李如松故纵属员 , 不加管束 , 又自行开设典铺 , 亦属违例 , 相应题参 。”得旨:“该部严察议奏 。”[30]随即 , 他又疏参湖广提督俞益谟抽调衡协兵丁三十五名 , 以致营伍空缺 。得旨:“著俞益谟明白回奏 。”[31]康熙帝虽然下令处理申乔参奏之事 , 但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 反而认为“赵申乔为人苛刻 , 参劾武官甚多 。武官与文官不同 , 即尔等文官 , 能一无所取乎?己即不取 , 能禁家人一无所取乎?故抑武人 , 乃明代陋习 。武人粗鹵 , 不宜抑之太甚 。大凡治天下之道 , 当以和平为贵也 。”[32]
益谟亦劾申乔苛刻 。十二月 , 康熙帝命吏部尚书萧永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王度昭前往湖南 , 与湖广总督会审具奏 。翌年正月 , 康熙帝谕“巡抚赵申乔、提督俞益谟 , 互相参劾 , 有乖大体 。巡抚有疆陲之责 , 提督有弹压地方之任 , 伊等同在一省 , 而不相睦 , 必致贻误地方 。著俱离任候审 。湖广提督印务 , 令镇筸总兵官张谷贞署理 。偏沅巡抚印务 , 著差往审事侍郎王度昭署理 。”[33]
当时冒支兵饷的问题较为普遍 , 申乔对益谟的弹劾引起连锁反应 。五月 , 康熙帝谕大学士等曰:“赵申乔参俞益谟以来 , 武弁始知警畏 。今天下兵丁 , 额数缺少 , 而空名食粮者甚多 。所关者大 。卿等皆国家大臣 , 当于此留心 。”[34]然而 , 康熙帝并不想深究 。闰七月 , 他又谕九卿等:“自赵申乔参俞益谟之后 , 为督抚者每每苛求武弁 。武弁非读书之人 , 但披坚执锐 , 用命杀敌而已 。地方文官多有火耗银两 , 武弁绝无所得 , 然于兵丁能效力者必量加赏劝 , 庶军士尽皆鼓舞 , 遇敌肯前 。若毫无赏劝 , 何以使人乐为之用乎?昔人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今文官生当太平 , 但知以成法苛求武弁 , 总不为武弁一筹画之 。昔三藩变时 , 张勇、王进宝、赵良栋、孙思克等戮力为国 , 扫除逆寇 , 亦因朕倚任恩深 , 帑饷繁多 , 犒赏无缺 , 故士卒听其指麾 , 用命效死 , 乃能成功 。武弁虽不可纵之使骄 , 亦不可摧之使弱 。我朝武弁历来并未骄纵 , 若挫辱之 , 使气渐颓 , 则所关甚大 。”[35]结果 , 益谟休致 , 申乔还职 。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十二月 , 申乔升任都察院左都御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