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君臣恩怨:康熙帝和赵申乔之间的关系( 三 )


申乔奏请修筑钱塘江口堤、修葺禹陵、增浙江乡试中举名额及同考官、对松江盐务分司、杭州织造局、兰溪县驿站等机构进行调整 , 都得到朝廷批准 。九月 , 湖南镇筸发生苗民起义 , 当地总督、巡抚、提督受到弹劾 。申乔奉命前往湖南 , 会同侍郎傅继祖等察勘 。十二月 , 调任偏沅巡抚 。
偏沅巡抚管辖湖南 。当地的情况正如康熙帝所说:“湖南地方介在边远之境 , 闻向来官吏积习相仍 , 无艺私征 , 种种不一 , 计每岁科派 , 有较正供额赋增至数倍者 , 有司征收钱粮加取火耗 , 又视别省为独重 , 百姓穷蹙不支 , 多致流离转徙 , 非将宿弊逐一剔除 , 无以砥励官方 , 大甦民困 。”[?]
四十二年(1703年)春 , 康熙帝南巡 。二月 , 申乔赴苏州朝觐 。康熙帝赐他“督抚箴”绫字 , “绥辑抚安”匾额 , 谕曰:“尔到地方 , 严饬大小属员 , 痛改前非 , 洗心奉职 , 力减加耗 , 尽革私征 , 务使流移者复返乡闾 , 守业者获安陇亩 , 庶副朕轸念远省民生之至意 。如仍有藐法不遵 , 重为民害者 , 即据实纠参 , 从重治罪 , 决不轻宥 。”[?]
二、赞其忠勇清廉 , 责其偏执多事
康熙帝虽对申乔予以重用 , 但对其为人处事渐有不满 。四十二年(1703年)二月二十日 , 谕大学士等曰:“赵申乔分文不取 , 信然 。但朕临幸杭州 , 谘访百姓 , 言赵申乔好收词讼 , 民多受累 。大凡居官 , 固贵清廉 , 尤必和平 , 始为尽善 。如果好受词讼 , 刁民与讼者必多 , 纵使即为审理 , 其被讼之人 , 一家产业 , 已荡然矣 。如此 , 民何以堪?……为督抚者以安静不生事为贵耳 。”[?]两天后 , 康熙帝又谕曰:“赵申乔居官诚清 , 但性多事 , 所以小民反致受累 , 较之张鹏翮、李光地、徐潮 , 则赵申乔甚为偏浅矣 。”[?]四月 , 康熙帝再次将申乔与李光地等进行比较 , 认为李光地、徐潮“居官诚优 , 且得大臣体 。彭鹏、赵申乔行事偏执 , 惟务沽名 , 所以事皆背谬 。”[21]
为了平息苗民起义 , 申乔决定先派官员赴镇筸招抚 , 如苗民不从 , 则请兵剿灭 。他草檄数百份 , 令衡永道张仕可持赴苗寨宣示 , 先后招抚苗民二十余寨 。他向康熙帝奏报道:“仰仗皇上德威 , 多方开导 , 日内渐有就绪 , 诚心归顺之苗已得二十余寨 。其各寨头目入城来见者 , 复面加慰抚 , 莫不欢欣踊跃 , 业经剃发 , 赏以花红银牌 。随遣员弁同来归苗头分路入寨 , 与众苗剃发 , 并清查户口 , 备造册籍 。”[22]
九月 , 申乔会同湖广提督俞益谟题报:苗民抢掠 , 地方不靖 。康熙帝遣礼部尚书席尔达前往 , 调荆州及广西、贵州、湖南三省兵 , 齐至苗地 , 并力围困 , 令其畏惧就抚 。[23]十二月 , 申乔随席尔达所统大军前往镇筸 。他不娴军旅 , 但无所畏惧 , 挺身前进 , 并令满兵跟在其后 , 以避鸟枪 。曰:“即有不测 , 我后人尚可得荫袭 , 与我身在何异?”[24]清军的恩威并举 , 使三百余苗寨先后归顺 。倚恃深山密箐 , 拒不就抚者 , 被分路进剿 。[25]次年正月 , 申乔回到长沙 , 向康熙帝奏报剿抚事竣 。寻陈善后之策 , 建议苗疆道、厅诸官 , 专理苗民事务;武官约束兵丁 , 防汛巡查 , 不许干涉地方事宜;[26]苗民犯罪 , 依律惩治;设立义学 , 以兴教化 。受到清廷的重视 , 下所司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