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念是谁?中国最后一位贵族小姐

她被媒体称为“中国最后一位贵族小姐” 。
人们纷纷感叹,她就是中国版的唐顿庄园大小姐 。
更有人称赞她是东方的超级名模卡门·戴尔·奥利菲斯 。
民国时期的“大家闺秀”,家境优渥,书香门第,但多给人留下交际花、娇小姐、少奶奶之类的印象,在历史上留名,也多因为她选择的男人,比较有名 。
印象中,女子的贵族风范,似乎只是一出纸醉金迷的私生活、无休无止的交际和挥霍祖上财产做支撑的皮影戏 。
没了虚浮的奢华,便没有没落的贵族 。
只有郑念一人独占鳌头,受人青睐且毫无诋毁之意?
郑念原名姚念媛,1915年出生于北京,后在天津长大 。
她的祖父姚晋圻,曾入选翰林院庶吉士,参与过戊戌变法,极重教育,曾任湖北教育司司长 。
她的父亲姚秋武,早年留学日本,辛亥革命后,在中华民国革命海军舰队任职,是少将军衔 。
当时的天津名流云集、名门望族纷纷置下房产,玩乐风尚渐渐兴起,形成上流社会 。许多名媛都曾在交际场合,大出风头 。《北洋画报》更启用富家闺女做封面,为这股名流之风推波助澜 。
家世显赫,再加上她天生美貌,还在天津南开中学读书的她,就曾四次登上北洋画报封面,成为京津卫地区的“风云人物” 。
一般来说,只要在北洋画报上露了面的人,都能成为社交界最红的明星,无限风光 。
在郑念之前,因在画报上露了面而名噪一时的,是赵一荻 。就是那个16岁与少帅张学良私奔,成就一段爱情传奇的赵四小姐 。
可郑念的美,却像流星过境,嗖嗖四下,一闪而过,没有成就什么传奇姻缘 。
她懂事,也聪明,安心听从家里的安排,读完了中学,考上了燕京大学,之后就出国了 。
在与牛津、剑桥齐名,号称G5超级精英大学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取得了硕士学位 。
在天津,她追求者众多,到伦敦才遇到真爱 。
20岁,她与正在学院里苦读博士的郑康琪相恋并结为夫妇 。
多年后,她谈到女儿梅萍时曾评价说:“她并不意识到,一个像她这样教养极好且出身于富家的女孩,原本可以享受到更多 。”
她还明确表示,虽然女儿当电影演员她不反对,但她打心底里希望她能从事以文化知识为资本的工作,而不是靠她的外貌 。
郑念懂别人,更懂得自己 。她知道自己的家世不只是钱财上的富有,而是学识、眼界上的充盈 。
像她这样的才女,应该享受的绝不只是交际场上出风头 。
(郑念与女儿郑梅萍)
婚后,郑康琪在外交部任职,远赴澳洲任职 。
夫妇两在澳洲生活七年,女儿也在澳洲出生 。
1949年春,郑念随夫从香港回到上海 。
她说,“他们是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回国,希望为国家做贡献 。”
郑康琪受聘为陈毅市长的外交顾问,后来成为壳牌石油公司上海分公司总经理 。
这是一家大型的跨国公司,也是1949年以后唯一留在内陆的西方石油企业 。
当时的上海,百废待兴 。
多事之秋的季节里,很多富人都变穷了 。很多工厂撤出上海,工商业者也一起搬到内地安家 。
而郑念在丈夫去世多年,生活质量依旧 。
靠墙排列着书架,上面是中英文书籍都有 。
台灯下,还安置了皮沙发,供闲来无事,多多阅读 。
一位经常拜访她家的英国友人称赞说,“这里为乏味都市中舒适、优雅的绿洲 。”
郑念不愿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她家里依旧有仆人,管家,厨师 。
对此,她自豪地说,“在上海,私人很少有像我这样的居住条件 。这个一千万人口的城市里,大约只有十多户人家的家庭仍旧保持着老的生活样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