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亡国是王安石的错吗?王安石到底做了什么( 二 )


而同样因为反对募役法,曾多次被恶治的苏轼,更在宋神宗去世后,说出了他的愧疚反思:“吾侪新法之初,辄守偏见,至有异同之论 。虽此心耿耿,归于忧国,而所言差谬,少有中理 。今圣德日新,众化大成,回视向之所执,益觉疏矣 。”——当年我一腔热忱,反对变法,但现在却亲眼看到变法利国利民的成果,真是惭愧啊 。
这些在民间历经浮沉的官员,纵是曾与变法结怨,却亲身见证了募役法的利国利民 。然后不惜用“自打脸”的方式,说出埋藏心中已久的良心话 。只可惜,哪怕这样“自打脸”的良心话,却也拦不住元祐年间,北宋鼠目寸光的统治者们,对变法粗暴的清算废除 。然后,就有了史料记载里,王安石变法被废除后,元祐年间一句心酸的民声:天下人思念免役法(募役法) 。
三:大宋的钱哪去了?
虽然那么多沉浮民间的“旧党”成员,用自己的亲眼所见,见证了王安石变法的“利民”成果 。但王安石去世后,顽固的“旧党”首领们,却早给王安石变法找出了新毛病:你就算给老百姓恩惠又如何?但是你“坑国”啊!典型司马光对王安石的那句怒骂:名为利国,其实害国 。
可是,就是在司马光痛骂王安石的元祐元年,三司大臣毕忠游的《上门下侍郎司马温公书》,却以实锤的证据,狠狠回击了“害国”说:王安石变法何止是“利民”?变法的这十几年里,昔日“积贫”的大宋王朝,“仁君”宋仁宗在位时每年都财政亏损的大宋王朝,这时已经积攒了数千万贯钱粮,足够国家二十年支用 。而且北宋三司每年的财政收支,都能盈利结余一半以上 。
这哪里是一个被严重“害国”的大宋朝?分明是一个蒸蒸日上的强大王朝 。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丰厚的财政基础,财大气粗的北宋,才得以大刀阔斧进行军事改革 。昔日走两步就大喘气的北宋废物禁军,摇身变成打得西夏一溃千里的铁血西军 。北宋的西线国土,更朝着汉唐河湟故地高调延伸 。甚至,哪怕北宋末年君臣胡闹,闯出靖康之耻大祸,但正因有王安石变法时代锤炼出来的西军劲旅,宋朝才得以抗住金军凶残脚步,艰难守住半壁江山 。可以说,正是被南宋君臣痛骂的王安石变法,给南宋艰难攒了续命的家底 。
甚至,就是在北宋王朝疯狂废除变法的元祐年间,六年前还财大气粗,国库储备足够支用二十年的北宋王朝,竟又落到了国库穷得叮当响的地步,废除了“募役法”等国策的北宋民间,百姓又挣扎在苛捐杂税下 。以苏轼的哀叹说,“旧党”治下的大宋,已是“帑禀日益困,农民日益贫,商贾不行” 。才不到六年时间,王安石留下的,那个国富兵强的大宋,就给糟蹋成这个样子 。
而这一年,是公元1091年,距离北宋靖康之耻国难,已只有三十五年 。到底谁该为北宋悲剧负责?相信已一目了然 。
被接下来偏安南宋误读的,却是一位热血为国的伟大政治家,更是一场大宋本可热血崛起的历史机遇 。
【北宋亡国是王安石的错吗?王安石到底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