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氏的兴衰史:既有大忠,也有大恶( 二 )


荀偃之子荀吴在荀偃死后得为中军佐,是仅次于士匄的第二号人物 。荀吴和士匄一起,于公元前550年,灭了栾氏 。栾氏在栾黡之时与其岳父士匄和小舅子士鞅结下了死结 。与荀偃关系也不太好 。公元前559年,晋秦开战,史称棫林(今陕西咸阳北)之战,晋国由于内部不和而撤军 。栾黡之弟栾鍼和士匄之子范鞅不愿无功而返,私自出兵攻秦,结果大败,栾鍼战死,范鞅一个人回到了晋国 。栾黡认为一定是范鞅出卖了其弟,责备为何范鞅回来了,而吾弟没有回来 。于是逼得范鞅流亡秦国 。公元前556年,栾黡去世 。到栾盈之时,公元前554年,荀偃去世,范鞅之父范匄任中军将,范鞅归晋,栾盈养士甚众,准备复仇 。前552年,栾盈之母栾祁(范宣子之女,范鞅之姐,栾盈为范宣子外孙、范鞅之甥)与家臣老州宾私通,为栾盈发现,怕被栾盈诛杀,诬告栾盈作乱,由范鞅作证 。范宣子与荀吴找借口让栾盈筑城,实是想借机诛杀栾盈,栾盈被迫奔楚,不久,又奔齐 。公元前550年,晋国嫁女去吴国,齐庄公借送滕妾(陪嫁女)的机会,把栾盈及其随从送进晋的曲沃(今山西闻喜东北),曲沃原为栾氏的封邑 。他率部袭击绛(今山西曲沃西南),被士匄和荀吴打败,逃回曲沃,城破后被杀,栾氏被灭族,只有其弟栾鲂逃到宋国 。栾氏家族自此退出晋国历史舞台 。荀吴也是一员猛将,为晋国屡立奇功 。晋国在与齐楚大战之时,北方对戎狄是采取和平政策的,晋悼公采用魏绛之言,九合戎狄 。在打败齐楚之后,晋对戎狄采取了攻势,而为晋国扫平戎狄的大功臣就是荀吴 。前541年,魏舒随荀吴攻狄,大战于大原(今太原西南) 。晋军车战极不适用于山地作战,魏舒建议"毁车为行",也就是改车兵为步兵作战 。荀吴听从其建议,并斩杀反对的甲士,使甲士们畏服,改编得以顺利进行 。之后,大败狄军,晋国势力达到现在的晋中和晋北 。但是由于晋君的衰弱,新得之地成了卿大夫的私人领地,谁得地谁占之的原则让晋国卿大夫积极性大增,其中有范氏、中行氏、赵氏 。在消灭了晋中北之戎狄后,他们的兵锋又指向了东阳(太行山东)"地区,即太行山以东的赤狄鲜虞,也就是后来的中山国 。公元前530年,荀吴伐鼓,进入鼓都昔阳(今河北省晋县西),同年8月,晋灭肥(在今河北省藁城县),公元前529年冬,荀吴破鲜虞中人城(今河北唐县峭岭) 。公元前527年秋,荀吴率军攻鼓,六年后,公元前521年,鼓被灭 。前520年,鼓叛晋属鲜虞,晋复使荀吴灭之 。荀吴不仅在北方击灭戎狄,也在南方击灭夹于中原大国之间、晋国南端的姜氏之戎 。《春秋》昭公十七年(前525年):"晋荀吴帅师灭陆浑之戎" 。陆浑戎即姜戎 。公元前519年,荀吴去世 。其子荀寅继为大宗,是为中行文子 。
荀寅无其祖上之才德,终于导致荀氏在六卿斗争中失败,荀氏(中行氏)也被赶出了晋国的历史舞台 。关于荀寅的第一个记载是铸刑鼎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载:"晋有赵鞅、荀寅率师城汝滨,遂赋晋国一鼓铁,以铸刑鼎,著范宣子所为刑书焉 。"鼓为重量单位,荀寅向人民征收一鼓之铁,以铸刑鼎,这是公元前513年的事 。同一年,荀、范、知、韩、赵、魏灭羊舌氏和祁氏,瓜分了二家领地 。之后,他又向郑国执政游吉索取贿赂,游吉没有给他,可见荀吴爱财、贪小利,真是贪小利者不可以担大任 。公元前506年,晋伐楚,士鞅为大将,荀寅副之,但无功而返,晋国再衰 。公元前497年,卫国进贡给赵氏五百户人家,赵鞅因为邯郸赵午没有把这五百户人给他,杀了赵午 。但赵午是荀寅的外甥,荀寅怒而与范氏家主范吉射兵围晋阳,之后二人又联手进攻晋定公,终引来其余四卿对他们的联合进攻 。四卿伐范、中行二氏,大战于铁(河南濮阳) 。后二年,四卿又攻二氏于邢(河北邢台)、任(邢台东北的任县)、栾(河北赵县)、逆畴(保定西南)、阴人(山西灵石)、盂(山西阳曲) 。前491年,晋大夫荀寅逃奔鲜虞中山,荀寅原是中山的死敌,但此时中山为了削弱晋国,将荀寅接纳到新占领的晋国属地柏人(今河北隆尧县西) 。公元前489年春,晋大夫赵鞅“帅师伐鲜虞”,大破中山 。及柏人城破,荀、范二氏逃奔齐国而去 。其后二氏领地遭四卿瓜分,二人结局史书无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