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中的南甜北咸是怎么形成的?

南甜北咸是中国饮食文化中存在的一种地域性口味差异 。客观来说长江以南的地域偏爱甜味,糖是南方人做菜必不可少的原料;而黄河以北则偏向咸味,做菜时常常放很多盐和酱油,有些菜肴反而太过重口,失去了食材原有的本味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南甜北咸的现象呢?
鲁菜是起源于山东的齐鲁风味,讲究原料质地优良,调味讲求咸鲜纯正,突出本味,并且精于火候控制,有「食在中国,火在山东」之称 。鲁菜是北咸口味的代表,也是北方为数不多的地方风味菜系 。
北咸形成的原因很简单,北方冬季寒冷,在古代北方冬季缺少过冬的蔬菜,以最典型的东北为例,人们在冬季来临前会囤积酸菜、制作香肠、腊鱼以备过冬,这样的饮食没有大量的食盐支撑是不可能实现的 。加上北方受游牧民族影响较深,日常肉食较多,最能体现肉类鲜美的就是食盐,受此影响的北方菜式大多口味较咸 。
【饮食文化中的南甜北咸是怎么形成的?】菜和浙菜是典型的江浙菜系,江浙人将甜味美食发挥到了极致 。在其它的菜系里,甜味可能只是可有可无的点缀,然而在苏菜和浙菜中甜味是必不可少的元素 。苏菜和浙菜注重浓油赤酱,对于不习惯吃甜的北方人来说,江浙菜系的甜腻令人无法接受 。
南甜其实是南方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导致的,古代产糖主要依赖甘蔗,而甘蔗这种作物主要种植在南方,加上古代交通运输极为不便,南方的蔗糖很难在北方普及,所以南方人善于用糖,而古代北方人对于糖的运用远逊于南方 。
宋朝是中国饮食进化最快速的一个时期,南方人对于甜味的运用已经相当考究,各种甜味点心纷纷出现,加上南方人口激增,商业发达,一时间甜味成了中国饮食的一个趋势 。这股趋势从宋朝一直延续到明清,即使到了现代依然没有改变 。
南方甜味流行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从汉朝开始中国历世历代对于食盐的管控十分严格,食盐被奉为国之大宝,是古代国家经济的支柱之一 。民间可以随意发掘蔗糖的价值,却无法随意运用食盐,如此一来,便宜的蔗糖在南方压倒昂贵的食盐就是一个必然了 。
不过北咸是当之无愧,南甜却有些名不副实 。准确的说,南方是善于用糖、精于用糖,但对于盐的运用同样精妙 。在相对富裕的江浙、四川地区,他们不但产盐、管盐,也擅于用盐制作菜肴,川菜百菜百味,正是由盐帮菜与会馆菜交相呼应而形成的 。南方菜式大多甜咸得宜,比起饮食相对匮乏的北方要显得精致许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