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乐歌代表歌曲,介绍一下学堂乐歌是什么

中国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是那两个

学堂乐歌代表歌曲,介绍一下学堂乐歌是什么

文章插图
学堂乐歌,指20世纪初期中国各地新式学校中音乐课程中大量传唱的一些原创歌曲 。这些歌曲多以简谱记谱,曲调来自日本以及欧洲、美国,由中国人以中文重新填词 。简单来说,就是运用外国的曲子,填上中国的词(选曲填词) 。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有沈心工、李叔同等人,代表作有《送别》《春游》等 。
学堂乐歌的代表作有哪些?
学堂乐歌代表歌曲,介绍一下学堂乐歌是什么

文章插图
主要代表作有《送别》《春游》 。
1、《春游》
春风吹面薄于纱,春人装束淡于画 。游春人在画中行,万花飞舞春人下 。梨花淡白菜花黄,柳花委地荠花香,莺啼陌上人归去,花外疏钟送夕阳 。
在浙江一师任教期间,李叔同的音乐创作也进入最辉煌的阶段,《春游》是中国作曲家创作的第一首分声部合唱歌曲,而他填词的《送别》更是成为学堂乐歌的代表作 。
2、《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
《送别》是李叔同作词的一首清凉歌,也是李叔同学堂乐歌的代表作品之一 。
扩展资料
中国近代的新音乐以学堂乐歌为代表,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作为中国音乐历史上的新品种,学堂乐歌的出现不仅有着深刻的社会的内因,还有着鲜明的外力作用 。它“对于学校音乐教育的启蒙,对于中国走向近代化社会的行程,起到了促进作用” 。
在新式学堂内开设的“乐歌”课,就是仿照西方学堂的教育体制所设立的 。最初我们是学习的日本人的办学方法 。
之所以学习日本,是因为它从1868年明治维新后,开始全面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科学技术和教育体制,在亚洲成为了一个“西方化行为方式和封建主义思想混合体”的社会,在综合国力方面全面超越中国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堂乐歌
介绍一下学堂乐歌是什么
学堂乐歌代表歌曲,介绍一下学堂乐歌是什么

文章插图
学堂乐歌是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歌唱文化,一般指学堂开设的音乐课或为学堂唱歌而编创的歌曲 。清末民初,当时的政治改革家们主张废除科举等旧教育制度,效法欧美,建立新型学校,于是一批新型的学校逐渐建立了起来 。当时把这类学校叫做“学堂”,把学校开设的音乐课叫做“乐歌”科 。所以“学堂乐歌”,一般就是指出现于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学校歌曲(类似当今的校园歌曲) 。学堂乐歌的倡导、推广者以沈心工、李叔同等启蒙音乐教育家为代表 。今天的年青人可能很少人认识它们,但在我国近代音乐史上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早期的的学堂乐歌以旧曲填新词为主,用中国民歌、小调的曲调或欧美歌曲的曲调填进创作的新词 。这可以说是它们的特点之一 。
背景:19世纪末,在变法维新思潮影响下,“创办新式学堂,引进西方先进教育体制,开展现代科学教育”的潮流开始兴起 。1902年,清廷颁布《奏定学堂章程》,1905年,废除科举 。新式学堂纷纷建立,中国现代教育由此发轫,音乐作为美育的方式在那个时代先进人物的心目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中国的知识分子们开始意识到,如若不想在被欺负,只有“学夷以制夷” 。只有学习西方现代科学,才能了解我们的差距,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迎头赶上,缩小差距 。
创作手法:学堂乐歌的创作,处于中国近代音乐文化的起步阶段,它是许多严肃的学者努力探索的结果,他深受维新运动和维新思想的影响 。同其他方面向西方学习一样,在音乐创作上也大胆吸取,只要认为有用,均可“拿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