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曾作出“中国根柢全在道教”的科学论断:“前曾言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此说近颇广行 。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 。英国汉学家李约瑟也认为:“中国文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而这棵大树的根在道家 。”
学术思想
郭沫若认为:“道家思想可以说垄断了二千年来的中国学术界,墨家店早已被吞并了,孔家店仅存了一个招牌 。”道教作为传承道家思想的主力,先后产生了魏晋玄学、隋唐重玄学和宋元明清内丹学,在学术领域的地位自然不言而喻 。在哲学上,道教无中生有、道生万物的宇宙本体论和阴阳转化、规律运动的辩证思维法,在古代是被普遍接受的传统世界观和方法论 。儒道互补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精辟概括 。宋朝大儒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的学术思想源自高道陈抟,程朱理学将道教的宇宙图式论和儒家纲常名教结合构建了“天理”哲学体系 。明朝王阳明的心学处处把“良知”说和内丹学相比拟,充分汲取了道教玄学理论和修养方法 。两千年来佛、道两大传统宗教不断地进行互动 。东汉时期佛教被人们视为黄老道的支派,南北朝时佛教的传播借助了老庄玄学的影响,禅宗的宗旨方法深受庄子学说的启发,密宗的修行方法大量借鉴了神仙方术 。
政治经济
道教认为“身国同治”、“内圣外王”,清静无为是治国和修身的通用原理 。细读中国历史,会发现一个秘密:汉朝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唐朝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宋朝仁宗盛世,明朝洪武之治、仁宣之治,清朝康乾盛世,这些鼎盛时期都使用“内用黄老、外示儒术”的治国方针 。道教“无为而治”的思想,与西方“看不见的手”的市场经济思想不谋而合 。事实上,每当统治者以黄老学说作为指导思想时,休养生息,轻徭薄赋,垂拱而治,就会“天下自正”,生产恢复发展,经济繁荣发达,出现太平盛世 。
封建统治者常常利用道教为巩固统治服务,祈求国家长治久安,秦皇汉武热衷神仙方术,唐宗宋祖尊崇扶植道教,明朝盛行崇道之风;另一方面,民间道教经常成为农民起义的思想武器和组织形式,从汉末黄巾起义、南北朝李弘起义,到元末白莲教起义、清末义和团运动,各种起义络绎不绝,“替天行道”成为农民起义的鲜明旗帜 。道教与兵家有渊源关系,兵家军事谋略和道教修炼法门相互影响,《道德经》、《阴符经》常被视为兵书,“将欲取之,必先予之”、“以奇用兵”等思想被兵家研究应用,奇门遁甲等道术也在军事中实践使用 。
文学艺术
道教的玄妙思想、神仙境界、奇异方术、逍遥精神、贵生伦理渗透到文学艺术领域的方方面面,道教的自然情怀、浪漫主义深深影响着传统文艺的审美观,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精神源泉 。南北朝以来的《搜神记》、《酉阳杂俎》、《聊斋志异》等志怪小说与道教密切相关,唐宋传奇《枕中记》、《太平广记》等包含大量的道教元素 。唐诗受道教渲染形成了古奥华丽的风格,宋词中大量词牌名源自道教,元曲中神仙飞升题材的曲目十分突出;明清小说包括四大名著都蕴含道教神学思想,形成了“智者形象道士化”的传统 。此外还有独特的道教文学形式被衍生出来,如李白的游仙诗、明朝盛行的青词,以及《封神演义》、《西游记》等神魔小说 。当代流行的修真小说以丹道为主题,玄幻小说、盗墓小说、仙侠小说也与道教紧密相连 。“
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国艺术追求写意、神似、自然的风格和神韵 。王羲之、顾恺之、吴道子、赵孟頫、黄公望、祝枝山、徐渭、朱耷、郑板桥等书画家都是道教徒,其作品深受道教思想浸润 。道教音乐的曲调、唱腔促进了音乐戏曲的发展,京剧、越剧、豫剧、黄梅戏等都充分汲取其营养 。天人合一思想、风水堪舆道术影响着中国传统建筑的选址、布局和建造 。
- 鲁武公如何登上皇位的?周宣王梦想的尊礼重教的王国是怎样的?
- 白蕉有着怎样的艺术特色?他对诗画有着怎样的理解
- 炸藕片用面粉还是淀粉 怎样炸的藕片更酥脆
- 光绪皇帝一生宠爱的珍妃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女人?
- 刘继卣有着怎样的性格?他是怎样一名连环画画家
- 诸乐三有着怎样的艺术特色?对中国有着怎样的影响
- 缺蛋白质的症状有哪些 缺乏蛋白质会怎样
- 王清任有着哪些学术思想?他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 万密斋有着哪些轶事典故?他有着哪些有趣的治病故事
- 董奉有着怎样的治病故事?关于他的评价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