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为何很少射毒箭呢原因可能有点恶心

在古代,枪炮没有大规模应用之前,弓箭就是一种最有效的远程武器,无论是攻击方还是防卫方,弓箭兵都是必不可少的 。要知道,当年成吉思汗的军队之所以能横行欧亚,靠的就是骑射兵,即把骑兵和弓箭兵合二为一,弥补了弓箭兵防御不足的弱点 。
而且弓箭后来还衍生出了威力更大的弩箭,一旦刺穿人的心肺等主要器官,那基本就没救了 。所以古代的盔甲主要就是防护躯干和头部,并且在心脏那个位置前后还会有护心镜重点保护 。
网络配图
除此之外,像宋朝这种有钱但缺马的朝代,不得不用步兵来跟北方善骑射的辽国、西夏等政权开战,于是就打造出了重装步兵,不仅盔甲厚度、密度超越以前,而且还配备有单兵盾牌 。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弓箭兵射术再精,恐怕也很难击中对方要害,通常情况下,中箭的部位都是四肢这些地方,以古代的医疗条件,虽然不保证胳膊腿被箭簇射中一定不会死,但至少不像刺中躯干死亡率那么高 。
那么这时候弓箭兵就得想点别的办法了,怎么能增加中箭后的死亡率呢?给箭头上毒无疑是最简单的办法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一定都知道刮骨疗毒这个典故,历史上关羽也的确中过毒箭,只不过治好他的不是华佗,而是蜀汉一位军医 。这也说明在古代打仗时的确有使用毒箭的情况发生 。
既然毒箭这么有效,射中人的左臂后需要刮骨疗毒才能痊愈,为什么当时人们打仗却没有大规模采用呢?
网络配图
我们首先看下关羽中的是什么毒箭 。据史书记载,最早使用毒箭的还是北方游牧民族,即把一种叫乌头的植物根部提取出的汁液涂抹在箭簇上 。这种毒的特点是效果慢,只有每天服用才会致命 。
《三国志》记载说,关羽不知道哪年征战时中过毒箭,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后来才找军医治疗 。显然,他中的毒应该和乌头类似,属于慢性毒药,不会直接要命 。
【古代打仗为何很少射毒箭呢原因可能有点恶心】干嘛要用慢性毒药呢?用蛇毒行不行,用一剑封喉行不行?答案是不行 。因为剧毒毒药提取非常麻烦,而且最关键的问题是保存,保存不好,恐怕没整死敌军,自己一方反而全中毒了,得不偿失,这也就是快速毒药没有大规模普及的原因 。
那为什么乌头毒箭也没有在历朝历代普及应用呢?因为药效慢制作复杂,性价比低 。我们看兵马俑坑中的秦军箭簇,全是带倒刺的,所以古代中箭后的创伤远比毒药带来的伤害大,可能还没等毒发,中箭者就因创伤而截肢或死亡 。
网络配图
当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说出来会有点恶心 。
古代弓箭兵打仗时经常会沾“金汁”,也就是屎尿 。因为古代没有有效的消毒手段,而箭簇沾上屎尿后,中箭者伤口会被病菌感染,很多时候不是死于箭伤,而是死于破伤风 。这显然比毒药来的快多了 。
关键是“金汁”随取随有,不用刻意携带保存 。中世纪的英格兰弓箭兵在射箭前常常先把箭插在土中,原理其实和“金汁”差不多,就是让本来就有些生锈的箭头再多沾点病菌,增大致命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