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古文明的发祥地:大溪文化】大溪文化是长江中游地区瞿塘峡一带的古文化,也是一种以红陶为主并含彩陶的地区性文化遗存 。大溪文化遗址位于四川省巫山县与奉节县相连的大溪镇,在瞿塘峡东口长江南岸与大溪河交汇处的三级台地上,距奉节县城15公里 。它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母系社会的重要遗迹,属母系氏族晚期至父系氏族的萌芽阶段,是我国著名的原始社会古文化遗址之一 。郭沫若先生首次把其称之为大溪文化 。该文化类型迄今发掘的主要遗址还有:湖北宜都红花套、枝江关庙山、江陵毛家山、松滋桂花树、公安王家岗,湖南澧县三元宫和丁家岗、安乡汤家岗和划城岗等10多处 。国家文物部门于1958年、1975年和1976年对大溪文化遗址进行过三次发掘,发掘面积达570平方米,清理墓葬208座,出土珍贵文物1200多件,有生产工具石斧、石锛、蚌镰、骨针等,有饰品玉石、璜等,还有艺术品空心石球、人面浮雕、悬饰等,以及内外朱色陶、戳印文和朱绘黑陶、曲腹杯、筒形瓶等器物 。
这里出土的陶器、石器都颇有特点,骨器很多且保存完整,另外还有玉器等 。这里出土的石器中以两侧磨刃对称的主形石凿最具特色,有很少的穿孔石铲和斜双肩石锛,偶见长达三四十厘米的巨型石斧 。同时,有相当数量的石锄和椭圆形石片切割器等打制石器 。从时间上看,大溪文化可归纳为三个时期 。早期:夹炭红陶最多,戳印纹简单、细小,彩陶极少,以折肩圈足罐、三足盘、鼓形器座等为代表 。中期:戳印纹发达,彩陶兴盛,常见内折沿圈足盘、簋、高把豆、折腹盆、曲腹杯、筒形瓶等 。晚期:泥质陶占绝对优势,灰陶和黑陶剧增,有细颈壶、折敛口圈足碗等 。大溪文化初步可分为两个地区类型:长江沿岸的鄂西川东地区,如大溪、红花套、关庙山等地的遗存,可称为大溪类型 。
此种类型的遗存中长期多夹炭陶,夹砂陶比例始终很小,白陶也很少 。圈足盘、陶簋多见,典型器有彩陶筒形瓶,圈足上盛行各种成组的戳印纹 。彩陶纹饰有横人字形纹、曲线网格纹,有的器形和彩纹,明显受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影响洞庭湖北岸、西北岸地区,如三元官、丁家岗、汤家岗等地的遗存,可称为三元宫类型 。此种类型的遗存中夹砂陶比例大,红褐胎黑皮陶和白陶占一定数量,有特征鲜明的盘口圈足罐和筒形圜底罐 。圈足盘少,彩陶筒形瓶仅有个别发现,以通体装饰的印纹、刻画纹为特色,漩涡纹、变体卷云纹彩陶也具特点 。至今没有发现受庙底沟类型彩陶影响的迹象 。有人认为,三元官类型遗存虽确有许多与大溪文化相同的文化因素,但可能是受大溪文化强烈影响的另一种原始文化 。大溪文化是我国长江流域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首次发现 。它的发现为探素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面貌,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
从出土器物看,大溪文化是以当地为主,外来文化影响为辅发展起来的,在与其他文化的关系上,该文化同湖北的屈家岭文化,江苏的青莲岗文化及浙江的河姆渡文化等都为已发现的重要的长江流域古文化,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交流影响的因素 。大溪文化与仰韶文化比较可知,两者都有外形近似而各属自身系统的折沿盆、敛口钵和小口直领罐等陶器,反映了在同一时期南北所流行的器物形制和作风 。另一方面,还明显存在着互相交流影响的因素 。如淅川下王岗的早一、早二期遗存中的陶豆、盂、筒形瓶式细高器座等,是受大溪文化影响的产物;大溪、关庙山、红花套等处发现的圆点钩叶纹和花瓣纹的彩陶罐、垂幛纹彩陶钵片、双層小回尖底瓶片等,是仰部文化庙底沟类型南下影响所及的实物例证 。至于大溪文化与时代稍晚的屈家岭文化的关系,两者当是先后直接继承发展的,也有人认为是不同系统的两种文化,目前尚无定论 。
- 周介孚为什么会被抓?是因为行贿考官被抓的吗
- 二middo;二六事件之后日本怎么样了最后的结果如何
- 高欢:用3万兵马战胜了尔朱兆的20万大军
- 芈月传中太子发誓时樊长使为什么会露出不屑的表情
- 被人称为是行走的艺术生被誉为英雄联盟当中火男的瑞克middo;格内斯特
- 明朝最有能耐的四个皇帝:朱棣上榜,一人差点力挽明朝灭亡的命运!
- 北魏冯太后:历史上最多情的太后,喜欢的男人一个比一个优秀
- 隆中对没有实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清朝乾隆、嘉庆时期著名大臣:朱珪的生平简介
- 西汉时侯妾:卫媪的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