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而神秘!揭秘帝王墓中的神秘陪葬物

导读:帝王陵墓中都会有一些神秘的陪葬物,被发掘的陵墓里往往都埋藏了稀世珍宝,如殷墟出土的甲骨,是研究重要的商周历史的重要依据;例如,碑刻、字画、瓷器、陶器,这上面附录的文字,随时都可能透露出重要的信息,而每一件宝物都代表着一段传奇 。
网络配图
陪葬宝物一:甲骨
由发掘甲骨而发现的殷墟
甲骨就是中国古代占卜时所用的龟甲和兽骨 。其中龟甲又被称为卜甲,多用龟的腹甲;兽骨又被称为卜骨,多用牛的肩胛骨,也有羊、猪、虎骨及人骨 。因而,卜甲和卜骨,被合称为甲骨 。
中国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出现了占卜用的甲或骨,至商代甲骨盛行,到周初或更晚仍有甲骨 。商周时期的甲骨上还契刻有占卜的文字——甲骨文 。甲骨作为陪葬宝物,主要是在商朝时期 。在商代,宫廷里会有一位地位极高的占卜官,他平时会准备好甲、骨,每当商王要决定一项活动,或询问一件事情的时候,他就会拿出一片甲或骨,在其背面挖上槽或凿上几个洞;然后用燃烧的木枝去炙,炙到一定温度,甲或骨会“卜”的爆开一些裂缝 。
占卜官根据这些缝的深浅或走向来判断天意,并向国王报告 。国王即据此决定一切行动 。事后,占卜官还要把该事的结果刻在这片甲骨上 。这便是甲文,又称甲骨卜辞,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文献记录 。
甲骨本身非常珍贵,因为它能预知吉凶,乃至生死,而且甲骨通常与巫术结合,所以商王希望死后也能带上这些宝物,可以得到鬼神的保佑,另外也是希望自己在未知的死亡世界里能够得到安慰和寄托 。
甲骨文的发现纯属偶然 。1899年,清王朝国子监祭酒、金石学家王懿荣从一味中药“龙骨”上面,发现了一种不认识的古代文字 。经过研究得知,这种“龙骨”有的是龟甲,有的是牛肩胛骨 。后来,人们把刻在甲骨上的文字叫做甲骨文 。由于最先发现甲骨文的是王懿荣,因此,他也被誉为“甲骨文之父” 。
实际上,甲骨文的发现之地——安阳小屯村一带,为商之首都,共经历了八代十二王,历时273年 。后人称这段历史为殷朝,因而此地也被称为殷都 。殷都被西周废弃之后,便逐渐沦为废墟,后人称之为“殷墟” 。
甲骨文的发现,对于研究商周时期的历史却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长眠于地下的王公贵族们,肯定不会相信,后人对于甲骨的兴趣,竟然远远大于同期出土的青铜器 。
陪葬宝物二:青铜器
曾被炸成20块的四羊方尊
青铜器,作为商周时期的又一大陪葬宝物,在当时的社会是非常普遍的 。而且,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种类也颇多,着名的有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 。同时,在商王的墓葬中,陪葬有大量的青铜器 。这些青铜器部分是用来祭祀祖先和鬼神,也有的是日常生活用品,比如酒器,等等 。
网络配图
又如,在我国西南成都平原的三星堆,就发现了很多青铜器,这其中包括人面立人青铜器,以及造型奇特的青铜树等 。此外,青铜器的制作还需要高超的合金技术,掌握好铅、铜、锡的比例,才能锻造出质量上乘的青铜器 。所以,把青铜器作为陪葬品,一方面说明了墓主的地位和等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们对鼎器文化的崇拜 。
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偏早的青铜器,属于祭祀用的礼器,也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 。
四羊方尊在地下沉睡了三千多年以后,在1938年4月,被湖南省宁乡县黄材镇龙泉村的村民姜景舒发现 。由于四羊方尊有着不凡的外形和如黑漆般的色泽,让姜景舒以为挖到了“乌金” 。于是,很快就有源源不断的人前来参观、抚摸 。为了避免四羊方尊被络绎不绝的参观者损坏,姜景舒不得不请当地乡绅出面维持秩序 。只是防不胜防,方尊一个羊头的细小的角尖还是被弄掉了,再也没找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