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支
温姓有三大支系 , 唐代温信碑上载太常丞温信 , 为颛顼之后裔 , 出于己姓 。温信便是出自己姓的温氏后裔 , 这是温氏的第一支起源 。
第二支
温氏的第二支是源出己姓的苏姓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苏氏也出自己姓 , 颛顼裔孙吴回生陆终 , 陆终生樊封于昆吾 , 昆吾之子封于苏 , 邺西苏城是也 。”邺西苏城在今天的河北省临漳县境 。夏代昆吾氏一支被封于此 , 称为有苏氏 。古温国被商所灭后 , 有苏氏便活动到温地一带 。传说有苏氏首领为冀州侯 , 冀州城在今温县亢村和它北面与之隔沁河相邻的博爱县内都村 。据说温县徐堡乡村还挖出了冀州城的南城墙 。商末殷纣王抢掠冀州侯之女 , 有苏氏投西伯姬昌反商 , 因功其首领苏忿生被周武王封为司寇 , 赐温地周围等十二邑建苏国 , 都于温城 。周襄王二年(公元前650年) , 北方的狄人出兵占温 , 因苏国与周王有矛盾 , 周王坐视不管 , 狄人灭了苏国 。苏国灭亡后 , 苏君逃往卫国 , 称自己为温子 , 他的后人便以温为氏 。这是第二支温姓之源 。
第三支
温氏的第三支源于郤至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温氏出自姬姓 , 唐叔虞之后 , 以公族封于河内温 , 因以命氏 。”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云:“唐叔虞之后 , 晋郤至为温大夫 , 号温季 , 因以为氏 。”苏国灭亡后 , 温成为晋大夫郤至的封邑 。当时晋国公族中郤至是个显赫的家族 , 郤[上隹隹下牛]、郤錡、郤至叔侄有功于晋国 , 权倾于朝野 , 特别是在对楚的鄢陵之战中 , 郤至建立了巨大的功绩 , 晋厉公畏惧他们 。晋厉公七年(公元前574年) , 郤至随晋厉公去打猎 , 打到一头野猪 , 被厉公宠幸的孟张夺去 , 郤至射死了孟张 。晋厉公为此很恼火 , 决定诛杀郤至族 , 郤至听说后宁可被杀 , 也决不犯上作乱 , 结果厉公派胥童等八百兵士 , 袭杀了郤至三门 。郤至因采邑封于温称温季 , 被诛后其裔以邑为氏 。
据《广东温氏发展史·晋世家世系表》载 , 晋开国始祖为唐叔虞 , 虞传燮 , 燮传宁族 , 宁族传服人 , 服人传福 , 福传宜臼 , 臼传司徒 , 司徒传籍 , 籍传费 , 费传仇 , 仇传伯 , 伯传平 , 平传郤(即鄂侯) 。鄂侯传三子 , 为光·哀侯、缗·晋侯、郤文 , 郤文传郤叔虎 , 郤叔虎传莆城鹊居 , 莆城鹊居传郤至 。郤至即温季子 , 为晋大夫 , 采邑封于温 , 其裔以邑为氏 。
其他支系
温姓除以上三大支系外 , 还有他姓改温姓者 。《魏书·官氏志》 , 载,北魏时期的代北叱温氏、温孤氏、温盆氏 , 均改为温氏 。《金史·国语解》载 , 女真姓温迪罕氏 , 汉姓为温氏 。《中国姓氏大辞典》中还载 , 明代永乐年中菲律宾苏禄东王访问中国 , 归途至德州病逝 , 次子温哈刺和三子安都鲁留中国守中国墓 , 其后有温安二姓 。从明朝到清代 , 贵州安顺府土司姓温 。台湾土著、布依、黎、壮、瑶等族中均有温姓 。另外 , 汉代西域三十六国中有温宿国国王姓温 , 唐代时康居国国王姓温 , 他们都可能是古温人迁徙到那里后 , 融入当地民族的温国后人 。
- 法属印度支那简介殖民地的范围大致到什么地方
- 法属印度支那是怎么覆灭的这个老牌帝国是如何被解决的
- 关于德日进的评价是怎么样的?对世界有着怎样的影响
- 郯国是什么时候建立的?具体位置在现在的什么地方
- 羊外腰和内腰的区别 男性吃外腰还是内腰
- 减肥可以吃黑米吗 黑米的减肥效果好吗
- 清朝的婉贵妃有两位,其中一位竟活了92岁,另一位是宫女出身!
- 宋太祖赵匡胤次子:赵德昭的生平事迹简介
- 乾隆帝嫔妃之一:颖贵妃的生平简介
- 清和硕庄亲王爱新觉罗middo;舒尔哈齐的妻妾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