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旭生:中国现代著名的史学家,著名的政治活动家

徐旭生(1888~1976) , 名炳昶(bing chang) , 字以行 , 笔名虚生 , 遁庵 。清光绪十四年十一月八日(1888年12月10日)生于河南省唐河县桐河镇砚河村 。父亲徐解 , 前清秀才 , 曾选任为河阴县(今属河南省荣阳县)教官.曾用名老傻、四河人 。中国现代著名的史学家 , 著名的政治活动家 。
【徐旭生:中国现代著名的史学家,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徐旭生潜心研究古代史学 。他幼读私塾 , 聪慧好学 , 中国古典文化功底深厚 。18岁步入新式学堂 , 就读北京河南公立豫京学堂 。25岁远奔西欧 , 留学法国 , 在巴黎大学攻读西洋哲学 。
1919年徐旭生学成归国后 , 先后任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教授 ,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
1926年任北京大学教务长 。1927年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 。1929年任国立北京大学第二师范学院院长 。1932年任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编辑 , 晋升研究员 。1937年任中国史学研究所所长 。解放后 , 先后出任北平研究院领导小组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 著述等身 , 造诣颇深 。其著述有《徐旭生西游日记》、《陕西渭河附近考古调查报告》、《陕西省最近发现之新石器时代遗址》、《1959年夏豫西调查“夏墟”的初步报告》、《略谈研究夏文化问题》、《禹治洪水考》、《〈山海经〉札记》、《〈山海经〉的地理意义》、《对我国封建社会长期迟滞问题的看法》、《井田新解并论周朝前期士农不分的含义》等 。翻译有威伯尔《欧洲哲学史》 , 波兰历史长篇小说《你往何处去》 。
1927年 , 徐旭生担任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外合作的科学考察团——“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的中方团长 。这个考察团的组成 , 结束了从19世纪末以来我国大批珍贵文物任外国人随意拿走的屈辱历史 , 它的巨大考察成果 , 震动了国际学术界 , 影响深远 。
1926年末 , 瑞典著名探险家、地理学家斯文赫定博士率一个大型远征队 , 准备到我国西北部进行科学考察 。当北洋军阀政府与斯文赫定签订的不平等协议中不准中国科学家参加 , 采集品全部运到国外的内容传出后 , 全国舆论大哗 。北京十几个学术团体联合成立了中国学术团体协会 , 发表宣言表示抗议 , 并派徐旭生和刘半农等为代表 , 经与斯文赫定反复磋商 , 终于达成新的协议:在中国学术团体协会领导下成立西北科学考察团;设中国及外国团长;中外科学家各占一半;采集品留在中国 。这使中国学术界大为振奋 , 奔走相告 , 各报刊纷纷报道评论 。中方团长的重任就落在徐旭生教授肩上 。
考察条件的艰苦是难以想象的 。火车只通到包头 , 其他路程只能靠骆驼和两只脚 。大部分时间是在没有道路、没有人烟、地图上的空白区行走 。考察地区的温度 , 冬季冷到零下40℃ , 刮起风来飞沙走石 , 夏季荫蔽处可热到40℃以上 。除了戈壁沙漠 , 就是崇山峻岭 , 考察队员们住帐篷、睡地铺 。当时军阀混战 , 盗匪横行 , 更增加了旅途的危险性 。
这次考察对我国科学家来说是仓促上阵 , 从签协议到出发不足半个月 , 谈不到做准备 。徐旭生不顾旅途劳累 , 经常在烛光下翻阅历代典籍 , 如《汉书》、《后汉书》、《晋书》、《隋书》、《旧唐书》中的地理志 , 以及《西域图志》、《新疆图志》、《圣武纪》、《蒙古游牧记》等书 , 详细查找所经地区的有关资料 , 以指导考察 , 特别是为考古工作指出方向 。他的渊博学识赢得了中外团员的敬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