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刀下,到底都斩过谁?

《三国演义》里,关羽刀下的亡魂不少,他有一句吓唬人的口头禅:“你比颜良文丑如何?”
再加上立卧蚕眉,横丹凤眼,青龙偃月刀寒光闪烁,对面挡路的听了,立时屁滚尿流:不敢!不敢!
作为对比,鲁智深当日野猪林救了林冲,要威慑董超薛霸,也只说“你两颗脑袋,比这松树如何”,然后一禅杖打折了松树 。
关羽一比,就小气了一点:名下有大将头颅挂着,就是方便 。
以后各种戏词话本,关羽动不动就是一套贯口:汜水关前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吓死人!
问题在于:这些人头,还未必都记在关羽名下 。
汜水关温酒斩华雄,是《三国演义》里关羽开山第一功,也是全书第一次大场面: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困于汜水关前;
董卓都督华雄,先斩了鲍忠,再击败孙坚,斩了江东四将之一的祖茂,十八路诸侯竟奈何他不得 。
之后就是俞涉潘凤,一一送死,眼看黑云压城,袁绍也只好念叨“可惜我的大将颜良文丑不在”的话找场面 。
于是关羽赫然出列,提刀驰马而去,须臾之间,斩华雄而回 。
加上曹操斟酒、袁术阻挠,这一出戏饱满好看之极,也顺便奠定了关羽的风格 。
——温酒斩华雄,一合斩颜良,三合打跑文丑并追斩,关将军从来懒得跟人耗几十合,都是雷霆一击 。
最后“其酒尚温”,比起“一合斩华雄”之类,要风流蕴籍得多了,实乃点睛之笔 。
问题是……这事好看归好看,可是真不大靠谱 。
按历史上,关东诸侯讨董卓,并没有大家一窝蜂赶将去:大家都迁延不进,真正勇往直前的,是孙坚和曹操 。
曹操在荥阳败北后,回到酸枣,发现诸侯十余万大军,每天置酒高会,不图进取,于是生了一番气 。
孙坚则在阳人一带大败董卓,斩了董卓都督华雄——这是江东猛虎孙文台的功劳了,当然,这里的斩,通常理解为阵斩 。
至于那时候的刘关张,并不在孙坚军中,还呆在河北呢 。
这个功劳,真是凭空安在关羽头上的 。
同样,文丑之死,也跟关羽关系不大,倒是曹操和谋士荀攸,一次值得夸耀的策谋:
当日关羽解了白马之围,曹操把白马的居民迁徙,沿黄河往西走,袁绍于是派了文丑,领骑兵来追,到了延津 。
当时行路之上,都是曹操军自白马带来的辎重,诸将都觉得不适合就地跟文丑交战,只有荀攸提议“这恰好可以拿来当诱饵” 。
文丑带着五六千骑追杀而来,曹操看着文丑军在分抢辎重了,下令上马:以不满六百骑兵,击破文丑军,斩了文丑 。
文丑具体是谁斩的呢?
没细说,只是《张乐于张徐传》里,提了徐晃所部,斩了文丑,那该是徐晃部下的某位将领了 。
过五关斩六将,历史上并无明载 。倒是关羽辞曹,确实是一段佳话 。
《三国演义》基本照搬了史传情节:大概曹操察觉关羽确实没有久留之意,于是让张辽去探问 。
这里跑个题:为什么关羽、张辽和徐晃,在《三国演义》里被描述为关系不错呢?因为他们都是山西人……
张辽去操着一口山西腔问了,关羽原话,大意如下:
我知道曹公待我很厚,但我受了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叛他 。
我最后还是不会留下的,只是应当立功报效了曹公再走 。
这段话千古留名,罗贯中就直接用进了《三国演义》 。曹操听了,“义之”,认为关羽确实义气 。
关羽斩了颜良后,曹操知道关羽必然要走了,重加赏赐 。
羽于是挂印封金,留书告辞 。
曹操部下有想追的,曹操说:“各为其主,别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