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是曾国藩主导的吗?他主要做了哪些事

晚清名臣曾国藩被誉为洋务运动的领袖 。
许多人表示质疑,他们认为,洋务运动始于1861年,终于1894年,而曾国藩只是在洋务运动的早期短暂参与过,随后就于1872年病逝于两江总督任上,他没有经历过洋务运动发展最迅猛的阶段,怎么能称得上是洋务运动的领袖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曾国藩对洋务运动作出的贡献 。
开办中国第一家兵工厂
一直到19世纪60年代,清朝都没有专门的兵工厂 。武器制造要么由兵部定式,工部制造;要么由督抚提请兵部批准,开始进行制造 。同时,清朝还严格控制火器的制造和使用,不准绿营制造和使用,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火器的发展 。
曾国藩在与太平军作战时,出于实际需要,多次奏报朝廷,请求开办兵工厂 。1861年秋天,在经过朝廷同意后,曾国藩终于在安徽安庆开办了中国第一家真正意义的兵工厂——安庆内军械所 。虽然安庆内军械所规模不大,所生产的武器装备性能有限,但依然生产了不少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产品,如中国第一台蒸汽机、中国第一艘蒸汽机轮船 。
1864年,曾国藩在攻克南京后,将安庆内军械所搬迁到南京,改名为金陵内军械所 。1865年,李鸿章署理两江总督后,在金陵内军械所的基础上筹建了金陵机器制造局 。金陵机器制造局成为近代中国四大兵工厂之一,能够制造马克沁单管机枪、带车轮移动的架退克鲁森式膛炮等重型武器,曾国藩实有奠基的功劳 。
除了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还与李鸿章一起,创办了中国最大规模的江南制造总局,并第一个派人(容闳)到外国购买成套“制器之器” 。
创建中国第一家翻译馆
曾国藩从来没有去过外国,不会外语,也很少与外国人打交道,可是,他的眼光并不狭隘——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拥有“放眼看世界”的眼光 。
他在与李鸿章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期间,聘请了一些洋人专家 。曾国藩发现,洋人制造机器,都是根据书上的数字推算而来,一切按照图纸的标准来办 。但是,由于制造机器需要的书籍,都是外文资料,不懂外语的中国人根本就看不懂,更别说要照此来制造机器 。
因此,曾国藩于1867年奏报朝廷,设立了中国第一家翻译馆,聘请中外学者主持译务,负责翻译和引进西方的科技类书籍 。
据1909年翻译馆所编《江南制造局译书提要》统计,翻译馆先后共译书160种,是近代中国译书最多、影响最大的翻译机构 。翻译馆出版的书籍,涉及兵学、工艺、兵制、医学、矿学、农学、化学、交涉、算学、图学、史志、船政、工程、电学、政治、商学、格致、地学、天学、学务、声学、光学等方面,为中国人打开了一个神奇的世界,为洋务运动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
送出中国第一批留学生
在19世纪60年代,绝大多数依然沉浸于“天朝上国”的迷梦,对外界一无所知 。咸丰皇帝甚至极度害怕与洋人见面,也不愿意官员与洋人接触 。可想而知,在那个年代,有谁会想到要把中国孩子送到外国去,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
曾国藩就有这样的意识,早在1860年,他在一份奏折中提到:“目前资夷力以助剿济运,得以迂一时之忧;将来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 。”这是说,购买洋枪洋炮来帮助进剿太平军,只能缓解一时的忧患;只有将来学习利用洋人的技术来制造大炮和轮船,才能收到长久的利益 。
还有比直接到外国去学习更便捷的办法吗?基于此, 1871年8月19日,曾国藩联合李鸿章联衔会奏《拟选子第出洋学艺折》,请求朝廷以官方的名义,派遣一批幼童到美国留学 。1872年8月11日,第一批留美幼童启程 。最终,共有120名中国孩子远赴美国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