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罗锅:历史上的刘墉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啊?

刘墉就是家喻户晓的“刘罗锅儿”,因为他为官“忠君、爱民、清廉”,深得百姓喜爱 。有关他的事迹广为流传 。当代的影视剧作家也很了解民众这种渴盼清官的心理,于是,刘墉成了清代大臣中“上镜率”最高的大臣之一(其他两位是和珅和纪晓岚) 。在剧作家的安排下,他和大贪官和珅成了死对头和欢喜冤家,和珅在他面前总是显得笨手笨脚,经常弄巧成拙,想算计人反遭算计 。乾隆皇帝对他又爱又恨、又有点无可奈何 。这个人物寄托了中国老百姓太多的理想和愿望,他是智慧的化身,也是正义的化身,甚至连他的罗锅儿也让人不惟不觉其丑陋,反成为他的标志性特征 。其实,荧屏上的刘墉和历史上的刘墉并不完全重合,从形象到事迹有许多地方源自剧作家的想像 。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一下清代的取士、选官标准 。在封建社会,选官向来是以“身、言、书、判”作为首要条件的 。所谓身,即形体,需要五官端正,仪表堂堂,否则难立官威 。所谓言,即口齿清楚,语言明晰,否则有碍治事 。所谓书,即字要写得工整漂亮,利于上级看他的书面报告 。所谓判,即思维敏捷,审判明断,不然便会误事害人 。
在这四条标准之中,“身”居首位,是最重要的 。因为观瞻所系,不能不特别强调 。刘墉系科甲出身,必在“身言书判”四方面合格,方可顺利过关 。因此几乎可以肯定地说,刘墉不会是“罗锅儿” 。姜纬堂先生早在1996年时,就曾在《北京晚报》上专门撰文《刘墉绰号“罗锅”考》,指出过这一点 。
还有一个旁证,可以从侧面说明一定的问题 。按照当时制度,举人应会试三科不中者,还可以应“大挑”一科 。这一科不考文章,只论相貌,标准是“同田贯日身甲气由”八个字,以字形喻体形、相貌 。“同”指长方脸,“田”指四方脸,“贯”指人的头大而身体直长,“日”指身体端直而高矮肥瘦适中 。以上这四个字是好字,符合者有中选的可能;“身”指身体不正,“甲”指头大身子小,“气”指一肩高耸,“由”指头小身子大 。这四个字是不好的字,沾上一个就会落选 。可见,清代选官很重视被选者的相貌,所以,刘墉即使算不上仪表堂堂,总也不至于体有残疾 。
当然,“刘罗锅”的称号,也事出有因 。史书上记载,嘉庆帝曾称刘墉为“刘驼子”,可见他确实有些驼背 。不过,刘墉当时已经年届80岁,难免会驼背弯腰,这就很可以理解了 。如果以此认定刘墉年轻时即为“罗锅”,那就不准确了 。可见,从形象言之,历史上的刘墉与民间传说和文艺作品中的刘墉并不一致 。那么,从为官行事的角度看,历史上的刘墉是不是像剧作家描写的那样清廉干练,不畏权势,是不是真的能将大贪官和珅戏弄于股掌之中,在乾隆皇帝面前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刘墉出身于山东诸城刘氏家族,这个家族是当时的名门望族,通过科举走上仕途的人很多 。刘墉的曾祖父刘必显为顺治年间进士,祖父刘?ぃ╭ǐ)是康熙朝有名的清官,父亲刘统勋更是一代名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为官清廉果敢,乾隆帝说他“遇事既神敏,秉性复刚劲,得古大臣风,终身不失正” 。
刘墉生长在这样世代书香、以科举仕进为荣的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自不必言,后来他成为四库全书馆副总裁也证明了其学识的渊深 。但不知什么原因,满腹经纶的刘墉却迟迟没有参加科举考试,至少目前尚未发现他在30岁之前参加科举考试的记录 。直到乾隆十六年(1751),33岁的刘墉才因为父亲的关系,以恩荫举人身份参加了当年的会试和殿试,并获进士出身,旋改翰林院庶吉士 。翰林院庶吉士是翰林的预备资格,一般从科考成绩优异的进士中选拔,然后在庶常馆学习深造,期满考试合格者,授翰林院编修 。清代翰林虽然薪俸较薄,但作为皇帝身边的文学侍从近臣,号称“清贵”,“有清一代宰辅,多由此选” 。而且,大臣死后如果想得到皇帝赐谥的“文”字,则必须是翰林出身 。所以,清代以科举仕进者尤重翰林出身 。应当说,刘墉在仕途上开局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