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说中国古代的冶金技术,对这一领域稍有研究的人便知道其在世界范围内长期领先的现状 。我国在公元前六世纪的春秋时期就掌握了“块炼渗透钢”技术,并用来锻造钢制的武器 。在公元前一世纪的西汉后期,又发明出了将生铁加热到熔化状态下加以炒炼从而形成钢的“炒钢”技术 。
▲中国古代的传统盔甲札甲
至南北朝时期,创造性的发明出了将生铁和熟铁配合到一起加热的“灌钢”技术,大大提高了钢铁的产量 。因为钢铁产量的大幅度提高,进入唐、宋时期后,中国的钢铁农具大规模普及,基本代替了过去的木、石农具 。农具都用上了钢铁,武器自然更不会吝啬,中国古代的钢铁兵器虽然在各种博物馆中展览不多,给人一种稀少的错觉,但是如果对古兵器收藏圈子有所了解,便会对其规模和质量所折服 。
▲大量出土的中国古兵器
但是这就让一个问题始终在人们脑中挥之不去,既然中国古代的冶金技术这么先进并且长期领先,那么为何没能发展出板甲这一古代盔甲的“终极形态”呢?板甲出现于14世纪,在15世纪中期发展成熟,正相当于中国的明代 。中国的明代时期也是冶金技术的一个大发展时期,出现了被称为苏钢冶炼法的工艺,此时的中国仍是冶金领域的先进国家 。但是中国始终没能发展并装备板甲,因此甚至出现了因为中国冶金技术落后,所以做不出板甲的说法 。
▲在人们的印象中,板甲是欧洲中世纪的象征
如果说中国没发展出板甲,是因为恰好没有想到的话,那么明朝时葡萄牙、西班牙等西方国家的殖民者已经来到了中国,明朝军队在于其的战斗中也缴获了一些板甲,那么为什么明朝没有借机进行研究和仿制呢?
▲影视作品中的中国盔甲
其实,在灌钢法普及以前的南北朝前期,东亚地区也出现过板甲,这种铠甲以朝鲜半岛和日本的短甲为代表 。在描绘日本创世神话的作品中,日本的“创世神”们也穿着这种盔甲 。但是自灌钢技术出现后,这种盔甲最终消失了,以长方形甲片捆扎起来形成类似龙虾壳结构的札甲最终成为了中国盔甲的主流 。
▲短甲
为什么钢铁的生产容易了,板甲反而消亡了呢?现在看,其原因主要在于当时的板甲的性价比不如札甲 。众所周知,钢板越大,脆性越大,这个问题只能靠反复锻打来解决,而这会消耗大量的人力 。于是中国古人的最终选择是,大规模制造小型的钢制甲片,因为尺寸小,所以可以在较低的成本下加工到十分坚韧的程度 。这样不仅节省人力,而且在盔甲出现破损后,也便于修理 。
▲中国以及东亚地区较为普及的札甲
短甲类的东亚板甲之所以会最终消亡,其原因可能就在于这种板甲的钢板脆性较大,防护力较低,而如果反复锻打则会导致成本居高不下 。于是最终这种板甲被淘汰了 。在之后的历史中,因为中国制钢技术的发达,钢制甲片捆札盔甲成为了中国发展盔甲的主要方向,并形成了“路径依赖” 。
▲出土的中国古代板甲
相比之下,欧洲地区的冶金工业长期落后,直到十五世纪时,当地最先进的“土法吹炼”(高炉前身)炉的铁出产率也只有39%,一座此类炼铁炉的年产量约也只有40—50吨 。铁的生产尚且如此困难,就更不要提钢的生产了 。这种冶金技术的落后,导致如果仿效中国制造札甲,难以使用钢制甲片来捆扎(因为产量太低),而如果使用铁质甲片,其防御力则会大打折扣 。
▲身穿札甲的军事爱好者
但是欧洲人另辟蹊径,利用铁相对来说柔软好加工的特点,发展出了以铁质圆环连接而成的锁子甲 。这种以铁环制成的锁子甲穿在人身上便于行动 。根据现代人的复原,锁子甲对于中世纪普遍使用的刀剑、长矛等武器都有很好的防御能力 。当然其也有劣势,即因为整体为软结构,所以无法抵御重击等攻击方式 。这一问题,欧洲骑士们往往用在锁子甲里先穿一件厚袄来解决 。
- 为什么会有剃发令的颁布?孙之獬为什么建议多尔衮推行剃发令?
- 白杆兵简介兵种的经典战绩有哪些
- 吐蕃和唐朝的百年之战中连长安都差点丢掉了
- 有关英国王室的奇葩规则有哪些不允许有任何社交媒体
- 古代四大丑男:第一个辅佐了三代帝王
- 长平之战为什么会是历史上最惨烈的战争具体情况是什么样的
- 她是汉武帝宠爱的公主,最后为何被腰斩?
- 芝士用什么做的 芝士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 上海滩黑社会老大:一代枭雄杜月笙的因何成名
- 古代史上的最强红颜祸水:揭开夏姬的传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