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杆兵,明朝末期四川石砫土司秦良玉为其丈夫马千乘训练的一支善于山地作战的特殊兵种 。此兵种所持的白杆枪是用结实的白木(白腊树)做成长杆,上配带刃的钩,下配坚硬的铁环,作战时,钩可砍可拉,环则可作锤击武器 。当年秦良玉就率领这支军队参与了平播、平奢、援辽、抗清、勤王、剿匪诸役,获得赫赫功勋 。
兵种介绍
所谓“白杆兵”,就是以持白杆长矛(长枪)为主的部队,这种白杆长矛是明末忠贞侯、四川总兵秦良玉根据当地的地势特点而创制的武器,它用结实的白木(不需要染色)做成长杆,上配带刃的钩,下配坚硬的铁环,作战时,钩可砍可拉,环则可作锤击武器,必要时,数十杆长矛钩环相接,便可作为越山攀墙的工具,悬崖峭壁瞬间可攀,非常适宜于山地作战 。
兵器材料
科: 木犀科 属: 白蜡树属 形态特征 欧洲白腊的变种,生长迅速,枝条黄色,叶初期黄绿色,后变为金黄色 。落叶乔木 。奇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通常5-7枚 。椭圆花序顶生及侧生,下垂,夏季开花 。翅果扁平,披针形 。
生长习性:喜湿润,多分布于山洞溪流旁,生长快 。
经典战绩
平播之战
秦良玉的丈夫马千乘就靠着这支数千人马的白杆兵,威镇周遭四方,使石柱一带长年太平无事 。
万历二十六年,播州宣抚使杨应龙勾结当地九个生苗部落举旗反叛,围攻成都城 。他们四处攻击,烧杀抢掠,残暴至极 。播州在现在贵州省遵义一带,地势险峻,山高水险,叛军依仗着天然屏障,猖獗一时 。朝廷派遣李化龙总督四川、贵州、湖广各路地方军,合力进剿叛匪,马千乘与秦良玉率领三千白杆兵也在其中 。由于白杆兵特殊的装备和长期严格的山地训练,因此在播州的战争中十分得心应手,经常给予叛军出其不意的打击,不论怎样山峻岭高,白杆军都能出奇而至,宛如神兵从天而降,令叛军闻风丧胆 。
浑河血战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女真都督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县)建立"大金"(后金),开始连连发动对明朝的进攻 。两年后,萨尔浒一役(战场在今辽宁抚顺以东),明军惨败,诸营皆溃 。自此之后,驻辽明军几乎是闻警即逃 。
东北告急,在此大背景下,明朝在全国范围内征精兵援辽 。秦良玉闻调,立派其兄秦邦屏与其弟秦民屏率数千精兵先行,她自己筹马集粮,保障后勤供应 。为此,明廷授秦良玉三品官服 。
沈阳之战中,秦氏兄弟率"白杆兵"率先渡过浑河,血战八旗兵,大战中杀八旗兵数千人,终于让一直战无不胜的八旗军知晓明军中还有这样勇悍的士兵,并长久为之胆寒 。由于众寡悬殊,秦邦屏力战死于阵中,秦民屏浴血突围而出,两千多白杆兵战死 。但也正是由此开始,秦良玉手下的石柱"白杆兵"名闻天下 。
收复四城之战
崇祯三年(1630年),皇太极攻榆关不入,便率十万八旗军绕道长城喜峰口入侵,攻陷遵化后,进抵北京城外,连克永平四城,明朝大震 。清兵趁机直奔向通州,京师形势十分急迫 。明朝廷再次诏今天下诸军镇边勤王,秦良玉接旨后,带领她的白杆兵,日夜兼程赶往京师,并拿出自己的全部家产作为军饷,以补朝廷因连年应战而造成的军需不足 。秦良玉的部队与清兵在京师外围相遇,还没来得及安营扎寨,就开始了全面进攻 。年己五十五岁的秦良玉,手舞白杆长矛,好似瑞雪飞舞、梨花纷飘,锋刃所过之处,清兵不是头落地就是手脚分家;所有白杆兵将士,无不以一当十,威猛如虎,打得清兵落荒而逃 。很快,秦良玉接连收复了滦州、永平、迁安、遵化四城,解救了京城之围 。崇祯帝大加感慨,特意在北京平台召见秦良玉,优诏褒美,赏赐彩币羊酒,并赋诗四首以彰其功 。
- 古人武器有多牛秦朝士兵拿的误差不足一毫米
- 古代士兵常年深处军营有生理需求要怎么办
- 三国典故关公面前耍大刀简介?
- 古典名著《水浒传》中花和尚倒拔垂杨柳简介
- 短兵相接的解释短兵相接的出处及用法
- 周朝诸侯国:宋国的历史简介
- 西夏王陵简介陵墓位于什么地方
- 北欧五国简介分别是哪五个国家,他们的历史相同吗
- 秦良玉率领的部队为什么叫白杆兵这和什么事情有关
- 辽金两朝宰相:虞仲文的生平简介